01
楔子
前兩天,刷到了上面這張圖片。圖片中是一位老太太站在飄窗外的窗臺上,在毫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淡定的擦著玻璃。
但是我看到這張照片,卻一點也淡定不了,這簡直是“亡命之徒”啊!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來介紹下飄窗的節點構造,讓那些“無知無畏的人”知道下這有多危險!
02
高空作業
按照這位老太太所在的樓層來說,她已經是屬于高空作業了。
高處作業
又叫做高空作業,是指人在一定位置為基準的高處進行的作業。
國家標準GB/T3608-2008《高處作業分級》規定:“高處作業,指在距墜落高度基準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
即使是在建筑物內作業時,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進行操作,即為高處作業。
而從照片來判斷,這位擦窗老太太所處的樓層最起碼在3層以上,高度超過10米,妥妥的高空作業。
而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有必要的安全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系好安全帶,穿防滑鞋。而圖中的老太太,除了手里有塊抹布,還有啥呀。
這樣擦玻璃的風險實在有點大,不禁讓人替她捏把汗啊!
03
外墻保溫
除了高空作業這一條之外,我還想提醒各位觀眾的是:老太太腳踩的窗臺可能并非結構挑板,也不安全。
為了說明問題,我還讓我同學陸工找了飄窗位置的節點,為了大家能看的真切,我給染了色。(如下圖)
紅色的就是外墻保溫板,這個玩意其實不太結實,幾乎都是用膠粘的,所以外墻保溫脫落的新聞會不絕于耳。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擴展閱讀:《》
從照片來判斷:老太太所處的平臺可能是結構挑板,因為深度目測超過30厘米了。
近幾年,建筑師已經很少用保溫材料來實現這種深度的線條效果了,但是這樣的構造節點也并非安全之地,大家不妨一起來看看節點做法。
綠色的是混凝土結構挑板,雖然可以承重,但是外側還是有保溫材料(紅色),踩在上面有可能出現脫落等情況,所以也沒那么安全。(如上圖)
所以,不要認為是個平臺,它就是混凝土的結構構件。其實很多看上去挺結實的地方,有可能是保溫板營造的裝飾效果。
所以普通人千萬不要高空作業,即使不得不,也請做好防護措施。
04
高墜危害
當事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都會覺得“沒事”,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高空墜落的危害有多嚴重。大家不妨一起看一組案例,加強下學習。
事故一:0.6米高墜亡
2019年8月25日9時許,利高公司一名作業人員在清理輸送帶時,從站立的鐵制凳子(高約0.6米)上不慎跌落,頭部著地導致受傷,后經送市人民醫院搶救無效死亡的事故。
事故二:1.37米高墜亡
近日,深圳兩名工人給某店安裝招牌,在給招牌安裝鐵皮雨棚時,由于雨棚較高,一人站在高約1.37米的矮墻上海夠不著,所以墊了一個膠水桶(高約0.4米),結果因為突然腳下不穩失去重心,隨后便跌落至地面導致頭部摔傷,后經多天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三:2米高墜亡
2023年8月5日在東大名路1089號北外灘來福士東塔30樓,上海盛熙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1名作業人員在室內維修空調時,從2米高的梯子上跌落身亡。
所以從這些事故案例不難看出:高空墜落真的是非死即傷。
如果是四肢著地,則易導致骨折或關節脫位,需手術治療及長期康復 ?。
如果是?頭部著地?:可能引發腦震蕩、顱內出血,嚴重時危及生命。
如果是?背部/腹部著地?:可能導致內臟破裂或脊髓損傷,甚至癱瘓 ?。
實驗數據顯示:30克物體從18樓墜落可擊碎頭骨;25樓墜落沖擊力足以致命 ?。
現在你知道高空作業有多危險了吧!
05
結束語
生命很脆弱,而且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不好好珍惜,很容易就沒了。
而良子要做的是:盡量讓你知道建筑相關的危害在哪里?如何避免因為無知和魯莽帶來的不必要的傷害。
了解建筑是為了能讓你生活的更好,所以學點建筑知識也挺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