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識宣傳活動現場。
▲對抽查有問題的電梯封條處理。
▲工作人員到現場日常檢查。
特種設備安全,是守護千家萬戶幸福的基石,更是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防線。伴隨區域經濟活力持續迸發,2025年郫都區特種設備保有量已突破16700臺,監管體量持續攀升,安全形勢復雜多元。
面對新挑戰,如何織密織牢特種設備安全防護網?郫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錨定“治本攻堅”核心目標,創新推出“四維硬核舉措”,從技術賦能、意識提升、隱患排查、高效響應等四個維度精準發力,打出“依托專業技術+聚焦關鍵環節”監管組合拳,全力構筑特種設備安全治理新格局,守護萬家幸福,護航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技術賦能+穿透式監管”
精準施策筑牢安全基石
筑牢安全防線,專業力量是關鍵。郫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深化與成都市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以下簡稱“市特檢院”)的合作,引入獨立、權威的第三方技術支撐,對特種設備安全鏈條上的三大核心主體開展穿透式精準“體檢”。
一是壓實使用單位主體責任,用“顯微鏡”查主體責任落實,擰緊安全“責任閥”。專項工作組深入醫院、大型商業綜合體、密集住宅區、工業園區等重點場所155家次,開展安全管理“深度體檢”,嚴查安全責任落實機制。重點核查企業是否依法依規配備安全總監和安全員,是否有效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動態風險防控機制,應急預案是否具備實戰可操作性,安全投入與培訓是否到位。對40家問題單位限期整改并納入“回頭看”重點監管名單。
二是強化電梯維護保養質量安全監管,嚴格落實維保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電梯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在專項檢查中“立標尺”,提升監管有效性。郫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摒棄傳統“查資質、看記錄”的表面檢查,采用“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方式,對在用電梯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保養質量進行了186臺次的抽查,對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鍋爐共計57臺設備進行了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抽查。技術專家依據安全技術規范、維保合同及工藝標準,嚴格核驗維保項目的完整性(是否做全)、工藝的合規性(是否符合標準),特別是對限速器、安全鉗、制動器、鋼絲繩等直接影響設備運行安全的關鍵部件維護保養質量進行重點“標尺化”衡量。
同步引入維保質量量化評價體系,對抽查項目進行科學評分,定期發布維保質量通報。對評價持續靠后的單位實施警示約談并加大抽查頻次,以剛性約束倒逼維保服務標準化、精細化水平提升,真正守住設備安全運行的“生命線”。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郫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創新實施“盲抽盲檢”機制,充分發揮抽檢的排查防控風險隱患“利劍”作用,全力守護人民群眾安全。在電梯檢驗檢測分離改革深化實施的關鍵之年(2025年),郫都區將保障檢測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作為監管的重中之重,聯合市特檢院頂尖技術專家,組建專項抽查組,創新實施“盲抽盲檢”機制。
專項抽查組從各檢測機構已出具的電梯檢測報告中隨機匿名抽取36份,并組織專家攜帶專業檢測儀器,重返設備現場,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報告與實物雙印證”核驗,重點圍繞檢測項目是否真實完整執行、數據是否客觀準確記錄、隱患描述是否與現場實際情況一致、安全狀況等級判定是否嚴格符合規范要求等問題進行核查。對發現的檢測項目缺漏、數據偏差、結論失真等問題,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責令檢測機構限期整改,追查相關檢測人員責任,并公開典型案例,形成強大震懾?!按伺e旨在正本清源,確保每一份檢測報告都成為反映設備真實安全狀況的‘鐵證’,有力維護了檢測市場的公平公正與技術公信力?!毕嚓P工作人員表示,這套“技術賦能+硬核監管”的組合拳,全方位夯實了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基礎。
從科普到體驗
多維發力織密安全“意識防護網”
為進一步普及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切實提升社會公眾對特種設備安全風險的辨識能力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技能。6月18日,郫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人氣旺盛的郫都萬達廣場精心組織了一場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宣傳進商場”活動。
活動現場設立了專家咨詢臺,市特檢院及監管骨干現場坐鎮,解答群眾關于電梯、大型游樂設施、氣瓶使用等日常安全疑問,提供專業建議。咨詢臺通過發放圖文并茂的《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手冊》《電梯安全乘用指南》等上千份宣傳資料、答疑互動等方式,幫助群眾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安全風險及防范措施,強化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有效織密了特種設備安全社會共治的“意識防護網”。
為突破傳統宣傳形式的局限,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沉浸式體驗區,模擬電梯困人、扶梯急停等高風險場景,使抽象的安全理念更加具象、可信、易懂,讓群眾在安全環境下學習正確呼救、等待救援的規范流程。本次活動通過豐富、接地氣的宣傳方式,深入普及安全知識,增強公眾隱患識別與應急自救能力,推動形成“全社會講安全、人人會應急”的良好氛圍。
堅持“關口前移”
多措并舉織牢安全“預防鏈”
防范風險于未然,解決群眾身邊的安全之憂是監管的落腳點。郫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發現問題為導向,主動靠前化解風險。針對監管主體不明、安全風險突出的目錄外游樂設施(如充氣城堡、網紅橋等),主動牽頭組織文旅、教育、體育等部門及各鎮街安全管理人員,開展專題深度培訓,并特邀市特檢院資深技術專家結合本地實際案例,深入解讀《成都市特種設備目錄外游樂設施安全監管技術指南》。
此外,專家通過大量實景圖片、事故案例分析,系統講解各類目錄外設施的結構特點、常見失效模式、重大風險隱患點(如結構穩定性、束縛裝置有效性、場地安全條件等),以及日?,F場安全檢查的核心要點與技巧,顯著提升了基層監管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和專業監管水平。
同時,該局通過建立多部門信息共享平臺和動態管理臺賬,明確信息傳遞規則與責任。依托“微網實格”體系定期摸排更新轄區內目錄外游樂設施底數、運營狀態及安全狀況,確保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真正做到將安全監管的觸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有效填補監管空白。
踐行“民呼我應”
高效化解群眾“安全之憂”
在響應群眾關切方面,郫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充分發揮技術支撐在服務民生、化解矛盾中的優勢。半年內,該局聯合市特檢院技術專家,高效處置涉及電梯運行異常、困人故障、異響抖動等群眾投訴300余起。
專家團隊做到“聞訴即動”,接到投訴即組織由監管人員和技術專家組成的聯合工作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攜帶專業儀器對投訴涉及的電梯進行全面、細致的“體檢”,準確查找問題根源。若發現問題,迅速組織使用單位、維保單位、業主代表等召開協調會,明確整改要求與時限,并全程跟蹤督辦,確保問題隱患100%得到有效解決和閉環管理。此舉不僅快速消除了設備安全隱患,更有效紓解了群眾焦慮,做到了民有所呼、我必有應,技有所長、解民所憂。
強化長效治理
“智慧”護航筑牢安全防線
2025年,依托“四維硬核”監督抽查體系的系統發力,郫都區累計發現并督促整改各類特種設備安全隱患78項,對安全管理嚴重失職、維保質量低劣、出具失真報告的相關方立案查處1起,行政罰款3.8萬元。監督抽查的覆蓋面、專業度和執法力度均創新高,全區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穩定向好。
接下來,郫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持續深化創新,筑牢安全防線。智慧監管再升級,探索物聯網遠程監測、大數據風險預警應用,提升監管預見性和精準性;信用監管再強化,將處罰信息納入信用體系實行掛鉤獎懲,實施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社會共治再拓展,進一步暢通“12315”“12345”等公眾投訴舉報渠道,完善舉報獎勵機制,鼓勵社會公眾、媒體等力量參與監督,凝聚安全守護最大合力。
以專業技術賦能硬核監管、以宣教融合強化安全意識、以預防為先織密安全之網、以民需為本化解安全之憂,郫都區奮力書寫特種設備安全治理現代化新篇章,讓每一臺運行中的特種設備,都成為托舉民生幸福、護航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