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巧家縣的崇溪鄉(xiāng)南團村錢糧社,1984 年 10 月,錢仁鳳呱呱墜地。這本應是一個普通女孩平凡而幸福的人生開端,然而,命運卻在她 17 歲那年陡然轉彎,將她拖入了無盡的深淵。
錢仁鳳家境貧寒,1998 年,讀完五年級的她,不得不輟學回家務農,稚嫩的肩膀開始承擔起生活的重擔。但她心中始終懷揣著對外面世界的向往,對美好生活的憧憬。2001 年 9 月,經人推薦,錢仁鳳迎來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她前往巧家縣城里開辦不久的 “星蕊寶寶園” 做保姆。
在這里,她負責照顧 2 - 4 歲的兒童,同時幫忙做飯,雖然工作辛苦,但每月 100 元的工錢,對于錢仁鳳一家來說,也是一份重要的收入。她每天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孩子們,看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錢仁鳳也感受到了生活的一絲溫暖。
然而,2002 年春節(jié)前夕,錢仁鳳返家過年,短暫的團聚之后,大年初六,她再次離開家鄉(xiāng),前往巧家縣繼續(xù)打工。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災難正悄然降臨。同年 2 月,幼兒園內 3 名兒童突發(fā)鼠藥中毒,其中 1 名年僅 2 歲的兒童侯磊,經搶救無效死亡。
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打破了小城的寧靜。警方迅速介入調查,而錢仁鳳,這個年僅 17 歲的女孩,被認定為投毒嫌疑人。
2002 年 2 月 25 日,警方對錢仁鳳進行了長達 12 小時的審訊。在巨大的壓力下,錢仁鳳首次作出有罪供述,稱因怨恨園長朱梅而投毒。但在后續(xù)的審訊過程中,她的供述不斷出現(xiàn)反復。她曾供述事發(fā)前一天在幼兒園廚房碗柜下找到裝有紅色液體 “毒鼠強” 的白色塑料瓶,事發(fā)當日用注射器將毒物注入部分食品,喂給孩子們吃。
然而,2 月 26 日,朱梅否認與錢仁鳳有矛盾,而錢仁鳳也推翻了此前投毒的全部供述。但在警察的質疑和 “攻心” 下,她再次承認自己作案。整個審訊過程疑點重重,訊問間隔最短為 1 個小時,最長 7 個小時;訊問時間最長 5 小時,最短 2 個小時。錢仁鳳在這樣高強度的審訊下,身心俱疲。
3 月 8 日,巧家縣公安局法醫(yī)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在 “星蕊寶寶園” 廚房內存放的大米、醬油、豬肉等多種食物中均檢出 “毒鼠強” 成分。3 月 11 日,錢仁鳳在審訊中修正了 “毒鼠強” 的顏色,將其描述為 “白色塑料瓶裝的黃色液體”。
同日,通過錢仁鳳的現(xiàn)場指認,巧家警方在 “星蕊寶寶園” 南側排水溝內提取白色塑料瓶一個,內有 0.5ml 液體。但這與錢仁鳳父親證實家中曾有的三種毒鼠強并不相符。
投毒案事發(fā) 7 個月后,昭通市中級法院不公開審理了此案。法院認定,2002 年 2 月 22 日吃過午飯后,錢仁鳳在 “星蕊寶寶園” 廚房的部分食品內投放毒鼠強,導致侯磊中毒身亡,并造成其他兩名幼兒住院治療。
因錢仁鳳未滿 18 周歲,依法從輕處罰,以投放危險物質罪判處無期徒刑。宣判兩個月后,錢仁鳳的代理律師以 “事實證據不足、遭遇警方刑訊逼供” 為由上訴,然而,云南省高院卻以 “事情清楚、被告已認罪,定罪準確、量刑適當” 為由,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就這樣,錢仁鳳開始了她漫長的牢獄生涯。
在獄中,錢仁鳳的生活陷入了無盡的黑暗。她曾希望這只是一場噩夢,醒來后一切都能恢復正常。前幾年,由于家里沒有電話,她只能一封封地給家人寫信,訴說自己的無辜,請求家人幫她翻案。
但家人文化水平不高,家境貧寒,面對錢仁鳳的求助,他們有心無力,不知該從何下手。錢仁鳳只能在獄中按照監(jiān)獄時間表,日復一日地勞動,嘗試通過看書調節(jié)心情。她喜歡看勵志書,如《卡耐基成功學》,也喜歡看心理學的書,這些書成為她在絕望中給自己打氣的精神支柱。
2009 年,她買了一本《靠自己成功》,這本書她視若珍寶,后來還送給了讀小學的侄女,希望能給侄女帶來力量。
獄中每晚有一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新聞聯(lián)播過后,可以看其他電視節(jié)目,錢仁鳳最喜歡看法制頻道,也會讀法制類報刊。有時看到與自己情況類似的案件,她就覺得看到了一絲希望。2006 年,錢仁鳳第一次了解到服刑人員可以寫申訴書,從此便踏上了漫長的申訴之路。
她不斷地寫申訴書,滿心期待地等待消息,卻總是杳無音訊,然后又繼續(xù)寫。有時,她在法制雜志上看到律師的地址,也會記下來嘗試寫信過去,但大多石沉大海。有的獄友不理解她,覺得她 “憨包包的”,也有獄友替她發(fā)愁,覺得她的案子 “沒救了”。
直到 2010 年 4 月 9 日,命運的轉機悄然出現(xiàn)。云南省行動律師事務所的幾位律師到監(jiān)獄進行法律援助,喊冤的錢仁鳳引起了律師楊柱的注意。楊柱聽了錢仁鳳的陳述后,覺得案件疑點重重。
經過兩個小時的長談,楊柱決定,如果真的是冤案,就免費代理。那一刻,錢仁鳳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到了監(jiān)獄規(guī)定打電話的日子,她激動地告訴家人,有律師愿意幫她,讓家人趕快聯(lián)系這個律師。在此之前,錢仁鳳已經許久沒與家里聯(lián)系,因為她害怕一次次的失望。
此后的 5 年多,錢仁鳳的妹夫和侄子輪流跟著楊柱四處調查、取證。錢仁鳳的妹夫王進貴有初中文化,算是家族里文化水平比較高的,楊柱一有新消息就聯(lián)系他,再由他轉告錢家人。2010 年,錢仁鳳的父親、大哥和堂妹第一次一起到監(jiān)獄探望她。
一家人點了有五六個菜的親情餐,但沉重的心情讓他們幾乎沒人吃得下。從這之后,每隔一兩個月,堂妹錢仁左就去看一次錢仁鳳。錢仁鳳在獄中繼續(xù)勞動、讀書,繼續(xù)一封封地寫申訴書。
2014 年端午節(jié)前,她還寫了兩封信寄到云南省紀檢委和云南省政法委,她在雜志上了解到這兩個地方,覺得或許能為自己伸冤。
這幾年,堂妹錢仁左家蓋起了新房,第二個孩子也出生了,但錢仁鳳家卻仿佛停滯在舊時光里。錢仁鳳家土坯房房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是這個家里少有的幾件現(xiàn)代化設施之一。家里的電視,還是十多年前大哥結婚時添置的。
大哥錢仁周到處打工養(yǎng)家,每年只有一兩個月在家。盡管賺錢不多,每次去監(jiān)獄看望妹妹時,他還是會給妹妹塞些錢,少則一百、多則一千。妹夫王進貴在昆明的建筑工地干活,“干一天活拿一天錢”。這幾年,王進貴也記不清向老板請了多少假,他說:“(申訴)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也心安。”
2013 年 5 月,云南省檢察院控申部門認為此案 “有錯誤可能,建議立案復查”。這個消息傳來,錢仁鳳激動得一兩天都吃不下飯。此后的兩年間,楊柱一次次到省檢察院催問進展。催促歸催促,楊柱也理解檢察院的難處:重新調查,是個極耗時間的過程。
到了 2014 年,有一次勞動時,錢仁鳳打開擦窗用的舊報紙,一眼就看到了呼格吉勒圖案的報道。她悄悄留下了這張報紙,等勞動結束后細讀。“看完后感覺特別壓抑,” 錢仁鳳說,“他這份苦只有我能理解,同病相憐。” 這也讓她看到了希望,這張舊報紙,她保留了一個多月。
2015 年 5 月 4 日,云南省檢察院認為,該案 “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向云南省高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同日,云南省高院決定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再審。然而,對于錢仁鳳來說,這個消息卻伴隨著巨大的悲痛,因為她的母親在一個月前去世,再也看不到再審的這一天。
9 月 29 日,云南省高院開庭重審,檢方提出了 “改判無罪” 的建議。之后又是漫長的等待。大哥錢仁周在山西打工,一個月前 “實在是待不住了”,干脆趕回家等妹妹的宣判通知。
終于,2015 年 12 月 21 日下午 3 點,云南省高院宣布錢仁鳳無罪,當庭釋放。至此,錢仁鳳已被關押、服刑 13 年零 10 個月。走出法院的那一刻,錢仁鳳失聲痛哭,這 13 年的冤屈,在這一刻終于得到了昭雪。
云南省高院認為,本案是否系毒鼠強中毒,毒物來源、投毒時間,投毒方式的證據存在無法排除的矛盾與合理懷疑。此外,錢仁鳳的有罪供述、辨認筆錄由偵查人員代簽,辨認筆錄均未有見證人在場以及長時間持續(xù)對未成年人錢仁鳳進行詢問…… 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
2016 年 6 月 1 日,錢仁鳳申請國家賠償。7 月 8 日,云南省高院舉行聽證,法院向錢仁鳳道歉,并與她達成賠償協(xié)議,金額共計 172.3 萬元。
拿到賠償金后,錢仁鳳首先還清了因打官司欠下的債務。之后,她決定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2017 年 9 月,錢仁鳳報了一家成人教育機構的專本連讀,學習人力資源管理,努力提升自己,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
在廣州打工時,錢仁鳳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在廣州海珠區(qū)某派出所負責資料整理工作的白延平。白延平被錢仁鳳堅強的性格所吸引,他知道錢仁鳳經歷了太多的苦難,想要給她一個溫暖的港灣。而錢仁鳳也在與白延平的相處中,感受到了久違的關懷和愛意。
2018 年 3 月 6 日,錢仁鳳和白延平登記結婚,正式邁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兩人的感情甜蜜,不久后,他們迎來了女兒的出生,這個小生命的到來,為這個家庭增添了無數的歡樂和幸福。
如今,錢仁鳳和丈夫一起,用心經營著他們的小家庭,過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她終于從那段黑暗的過去中走了出來,重新?lián)肀儆谧约旱拿篮萌松?/p>
參考資料:
錢仁鳳(2002 年云南巧家幼兒園投毒冤案當事人)_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