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醫生是上海人,如果有人黑上海,我會反擊。如果是實事求是地批評,我會附議,幫理不幫親。
最近上海發生的一些新聞,完全是自黑,我也無能為力,只能咬咬牙、大義滅親地把這些新聞的合訂本貼出來了。
如果單獨看其中一條新聞,可能覺得沒毛病,還很有禮數,但是放在一起看合訂本,就太扎心了。
是的,非常扎心,扎中國人的心。
先看第一條新聞:2025年7月22日,上海警方微博賬號發布好人好事:一名臺灣游客將裝有證件的錢包遺落在網約車上,求助寶山警方,結果順利找回,不耽擱次日登機。
上海警方是不是很貼心?
類似新聞還有不少,比如2025年5月,上海民警幫俄羅斯女子找到丟失在車上的護照:
再看第二條新聞:新民晚報報道,2025年3月2日,三名日本游客在上海地鐵換乘時,其中一人發現手機不見了,懷疑被竊報警。民警立刻調閱多個地鐵監控畫面,費了老大勁,終于在3月4日凌晨找到了手機()。
日本游客感謝稱:與如此溫柔的人相遇,一定是命運的安排。
上海警方的形象,是不是立刻高大上了?
再看最后一條新聞,合訂本效果就會壓得你透不過氣。
2025年3月29日,河南19歲小伙子來到上海。在微信支付打車費時,不小心把100元錯付成1010元,通過微信向司機索要退款未果。
3月31日在堂弟的陪同下,小伙子去浦東分局楊園派出所報警,但警方只幫忙提供了司機的車牌信息,更多的信息沒法提供。
4月3日,小伙子流露出輕生念頭后失蹤。最終在蘇州某山中發現小伙子遺體,身邊有一只敵敵畏瓶子。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合訂本就一直光鮮。
19歲的河南小伙子,美好的人生剛起步就戛然而止了。他遇上的網約車司機固然是個混蛋,然而溫柔對待日本游客、貼心對待臺灣游客的上海警方,卻只是告知小伙子網約車車牌號碼,其他一概不負責。
我在想,如果上海警方打給電話警告司機趕緊退錢,司機會硬著頭皮不退款么?
然而現實沒有如果。
中國已經足夠強大了,是該直起腰板平視世界了。但是,中國人對自己人卻不如對外國人好,大陸人對大陸人同胞卻不如對港臺同胞好。
這種對外諂媚,對己嚴苛的現象長期存在,甚至在上海這種中國最發達的城市。
一定是哪里出了重大問題。
2024年,陶醫生分別通過國家信訪平臺和全國人大法工委投訴,質疑上海中考給少數民族和給臺灣籍加分的政策損害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未果。
2025年,這樣的不公平加分政策還在繼續,我選擇繼續投訴。只要這樣的政策不取消,我就年年投訴。因為,我相信《憲法》第4條載明的【中國各民族一律平等】不是一句空話。
我覺得自己就像《肖申克的救贖》里的安迪。他蒙冤入獄,但從未放棄自己,堅持做正確的事。有志者事竟成,下面這個小情節,感動了無數人。
安迪為了改善監獄的圖書館,堅持每月給州政府寫信,每周給州議會寫一封信,申請資金擴建圖書館。他堅持寫了六年,最終收到200美元撥款和一批舊書。此后,他改為每周寫兩封信,最終爭取到每年500美元的固定撥款。
安迪帶領囚犯將廢棄的儲藏室改造成現代化圖書館,設立閱讀區、書架和學習角。他還教不識字的囚犯讀書,幫助他們考取同等學歷證書,使圖書館成為囚犯自我救贖的象征。
《肖申克的救贖》劇照
陶醫生我別無他求,只要求落實《憲法》明示的各民族一律平等。
你覺得,中國哪一年能實現這一點?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