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白
這一天幾乎都在關注這六名不幸學生的悲劇,寫了兩篇文了:
第二篇:東北大學6名學生死亡事件,真相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兩篇文章的核心加起來也就只有一個,尊重事實和真相,是對生命最好的敬畏。
這個敬畏一是對逝者的敬畏:
看下面這則學弟們發的帖子。
這樣一場安全事故,用一句很容易將責任主體歸咎為逝者的“溺亡”,是非常不合適的。
第二敬畏的是活著的生命,因為任何時候一件悲劇的發生,尊重事實就是在敬畏生命。因為只有尊重事實才能看到事故背后的缺陷,從而杜絕悲劇的再一次發生。
但很悲哀的是,即便這樣的文章立意,一切都是向善的氣息也依舊會被噴。
看下面這個評論,是駁斥我文章里的溶解,化學藥物和高溫的論點,同時他文章應該只看了一半,沒看到我說自己在礦區做過幾年,尤其是他的留言是被系統屏蔽的,和我沒有絲毫的關系。我自己的回復,也是一樣會被屏蔽的,而這些被屏蔽的是無法再放出來。
那么,該怎么來解釋自己的邏輯沒有錯?
不用我自己解釋,
看媒體的報道,上觀新聞就業內專業人士的采訪:具有腐蝕性和高溫風險。
那么什么能帶來腐蝕性,答案就是化學藥物,至于為何要用化學藥物,原因便是為了溶解這些礦材。攪拌一番,溶解完了,有價值的通過運輸帶放在一個地兒,廢料通過運輸帶放到另一個地兒。
不僅僅是業內人士這么說,
AI給出的結果也在這里。而且在這個答案里,明確提到了浮選槽內的水溫高達60!
其次,這件事探討的核心點,我們在斥責一句“溺亡”的時候是在斥責什么?
是在斥責一起安全事故,而且是重大的安全事故發生后,民眾在看到這則新聞后第一時間想到的居然是六個大學生貪玩把自己淹死了!那么這是民眾的錯誤,還是誤導起到了的效果?
而面對這個誤導,當然不能說就是惡意的,哪怕是失誤造成的,不專業不敬業導致了這樣一個偏差,作為因為誤導而錯誤理解了信息的人們,難道不該將這個細節問題說出來,不敢喊一句你們下次不能這樣了嗎?
如果我有采訪權,我去采訪是合法的話,那么現在我要采訪的是能接近那位老師的人,就是被救起來的那位老師。
我想知道這位老師的現狀是如何?
而在通報中只說到了這位老師受傷,那么我想知道這位老師受的傷是輕傷還是重傷,是擦破了一點皮,還是網上有人說的那般失去了一條腿?
網絡上的這些言語是有些夸大的成分,但也與事實相差不大,像下面這個,刀片有點過,但堅銳的鐵片是一點不為過的。
像下面這個描述,溺亡是最后的體面,其實說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我今天不仔細看這則新聞,也會無腦的問一句,大學生都不會游泳的嗎?
最后要說的,為何一件事的發生,尤其是悲劇,一定要尊重事實。
因為只有尊重事實,導致悲劇發生的原因才能被看得清清楚楚,而悲劇發生之前,可以看到,這家出事的礦企還是零事故呢,還安全生產榮譽滿滿!
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