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妤涵
近日,華南老牌家裝企業靚家居的驟然停業,引發市場關注。這家擁有24年歷史的華南家裝連鎖品牌,短短數日內從正常運營陷入全面停擺,其崩塌之迅速也令整個行業為之震驚。
7月20日,靚家居通過其官方公眾號發布公告,宣布旗下相關公司已于7月18日停止營業。同時公布了分布在廣東、廣西23個城市的債權登記點,要求債權人前往對應聯絡點進行登記
靚家居發布的停業公告 截圖來源:靚家居官方公眾號
然而,對于眾多消費者、員工和合作伙伴而言,這場崩塌毫無預兆。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就在官方宣布停業的7月18日中午,靚家居的直播間仍在積極推銷其“煥新家裝節”活動,員工也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但當天晚間,其官方網站和小程序便突然停運,各地線下門店也陸續關門。
7月22日,界面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位于廣州市天河區保利克洛維中景大廈A座的靚家居總部。現場發現,其所在的18樓已被封閉,并禁止外部人員入內。
據現場值守的物業人員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自停業公告發布以來,已有大量消費者前來維權。目前,維權人員已被物業統一引導至辦公樓地下停車場的臨時登記點。現場相關人員正按照“項目經理和工人”、“業主”以及“供應商”三類進行信息登記。
“我的房子才裝修到一半,停工很久了,已經做了登記,后面怎么辦還不知道。”一位業主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靚家居旗下門店玻璃上張貼的債權登記公告 界面新聞記者王妤涵拍攝
同日,界面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位于天河區和海珠區的多家靚家居線下門店,均已關停歇業,有的門店甚至被工程圍擋完全覆蓋,已完全看不到原來靚家居的門店標識。
原廣州中華廣場靚家居店鋪位置,現已被圍擋 界面新聞記者王妤涵拍攝
此外,7月17日網絡流傳靚家居創始人曾育周在廣州墜樓身亡的消息,界面新聞目前未查詢到官方發布的警情通報。記者詢問總部大樓保安,對方表示“這個事情沒有聽說”。
24年創業沉浮
靚家居是廣州市創成裝飾材料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主營建材超市、家具賣場、裝潢設計施工等服務,創立至今已走過24個年頭。
回望其發展歷程,靚家居也是華南家裝行業的先行者。
2001年,創始人曾育周在廣州天河員村開設首家建材超市,憑借“品類全、價格透明”的模式迅速打開市場。2003年8月,它率先推行“小區營銷”模式,從零售轉向精準推廣。
2008年,靚家居提出“整體家居服務商”概念,并推出388元/平方米等透明化裝修套餐,顛覆了傳統按項目計價的模式,奠定了行業地位。
此后幾年,順應市場變化,靚家居相繼推出688元/平方米、888元/平方米、1298元/平方米套餐,并拓展精裝房拎包入住、舊房翻新等針對性服務。2009年,曾育周對公司進行重整,砍掉部分品牌代理業務,深入優化裝修套餐體系,并于次年成立廣州市創成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2015至2019年,乘著家裝行業連鎖化浪潮,靚家居開啟了快速擴張模式,旗下門店數量迅速突破100家,在廣東之外,還將業務擴展至廣西等地。
至2022年,線下門店數量已擴展到160家。為快速占領市場,靚家居還采取了“低毛利換規模”策略,推出預付款、簽約送全屋家電等促銷活動。
然而,這種“跑馬圈地”式的激進擴張,也為日后的資金鏈危機埋下了巨大隱患。
行業寒冬下的失焦?
當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作為緊密關聯的下游產業,家裝市場的冷暖與之休戚相關。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1735萬平方米,銷售額11662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5%和6.5%。新房銷售的遇冷,直接沖擊了后續的裝修需求。
進入2024年后,家裝行業的市場壓力依然嚴峻。
據中裝協住宅產業分會統計數據,2024年家裝行業前三季度企業營收降幅一度達到15-20%,盡管第四季度在國補政策的拉動下有所反彈,但全年產值仍下降了約6.49%,行業總產值縮水至2.59萬億元。行業企業利潤也普遍下滑,平均降幅約8.49%。
2016-2024住宅裝飾市場總產值及增長率 圖片來源:中裝協住宅產業分會
行業寒冬中,競爭格局悄然生變,家裝行業正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
中裝協住宅產業分會調研顯示,2024年家裝市場中,新購毛坯房裝修占比為43.4%,而新購精裝房裝修占比僅為12.2%。存量市場的崛起成為顯著趨勢,自住房翻新、新購二手房裝修和房屋局改等存量市場業務占比達到44.4%,較2023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
正是在這一轉型關鍵期,靚家居暴露了其在戰略上的滯后性與經營的脆弱性。
據了解,該公司過半業務依賴毛坯房整裝。在房企資金鏈緊張、交房延期頻發的背景下,其訂單量銳減,“造血”能力大幅削弱。
與此同時,靚家居長期依賴的預付款模式,在業務萎縮后極易陷入“拆東墻補西墻”的惡性循環,資金鏈早已千瘡百孔。
更關鍵的是,面對行業向存量市場轉型的明確趨勢,靚家居未能及時調整重心,對二手房翻新、局部改造等蓬勃興起的存量需求重視不足。這種戰略失焦,使其在房地產銷售下滑的浪潮中失去了主動權,加速了危機爆發。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廣州市靚家居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涉及司法案件13宗,時間主要集中在2024年以后,案件緣由涉及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裝飾裝修合同糾紛、勞動爭議等多個方面。
困境中的消費者如何應對?
靚家居的突然停業,導致眾多家庭陷入裝修“爛尾”的困境,不少業主在維權群里反映工程半途而廢,更有甚者,在支付首付款后還未等來開工,就被告知公司倒閉了。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消費者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現在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固定證據”,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王玉臣指出,比如消費者可以對當下的裝修情況拍照、錄像等;并留存全部的裝修協議、預訂協議、付款憑證(需重點核查收款賬戶是否為公司對公賬戶)等;保存與設計師、工長的微信/郵件溝通記錄(如果已經停工,需要特別注意涉及停工原因的表述);如果該企業有相應的軟件、小程序或其他后臺,可以登錄相關的軟件或系統后臺截屏保存工程進度數據。
“在這一基礎上,還可以進行舉報、投訴。”如果在關閉門店的同時,靚家居的相關施工團隊已經停工,那么消費者可以去相關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如果條件允許,消費者也可以視情況直接起訴,可以嘗試以集體訴訟的方式起訴,形成壓力。但是在起訴的過程中,要注重對于靚家居財產線索的收集,及時申請財產保全,防止資產轉移,降低執行不能的風險。另外,如果在維權或者起訴的過程中獲悉相關股東存在抽逃出資、濫用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等情形,也可以嘗試起訴股東追究其連帶責任。
最后,如果以上途徑均不能實現維權目的,且該公司確實存在“資不抵債”等情形,消費者屬于債權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向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申請等,進行債權申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