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投稿郵箱xuyitvxmt@163.com)
許昌銀攝
今天是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今日天氣
多云
東南到東風4級陣風5到6級
今晨最低氣溫:26℃
今天最高氣溫:35℃
重點關注
眨眼間可能喪命!已進入事故高發期!
炎炎夏日
玩水消暑固然快樂
但溺水風險不容忽視
近日,廣西桂林
雁山區柘木鎮油麻灘附近
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溺亡事件
一對二十多歲的親兄弟
在桂林走親戚期間
不幸溺水身亡
入夏以來
全國已發生多起
溺水事故
01
7月7日,山東青島,一名女游客為撿手機,不慎跌落海中。危急時刻,在附近賣玉米的57歲女攤主聞聲趕來,奮不顧身跳海施救,最終成功將人救起。
02
6月22日,湖南張家界3名學生下河游泳溺水,其中1人被成功救援上岸,兩人被沖走不幸遇難。
03
6月15日中午,河南許昌鄢陵縣3名小學生結伴到鶴鳴湖廣場游玩,在廣場西側淺水區撈魚時不慎滑落至深水區(設有警示標志),其中1人從水中爬出并向附近人員求助報警,其余2人后雖被救上岸,但都未能挽回生命。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
大家必須高度警惕!
那么,應如何預防此類悲劇的發生?
以下關于防溺水的安全常識
跟著小布一起來了解
關于防溺水
這幾點誤區需警惕!
會游泳、水性好,就不可能溺水?
不要因為會游泳,就放松警惕。疲勞、抽筋、空腹等,可能會使人無法正常游泳,導致溺水;在海邊、河邊等野外水域,水草、碎石、淤泥、激流都可能導致意外發生。
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
身邊有人溺水時,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是伸手去拉。但形成“人鏈”后,一旦有人因體力不支而打破“平衡”,不僅無法救出落水者,還會導致更多人溺水。
帶上游泳圈就能 “保命”?
充氣游泳圈存在漏氣、翻覆、滑脫風險,并不能有效保證使用者的安全。
遇到溺水
如何正確施救和自救?
掌握以下要點
關鍵時刻能救命
01
在游泳池遇見有人溺水,立刻大聲呼叫救生員。
02
在戶外發現有人溺水,要大聲呼叫,同時撥打110報警并聯系120急救人員。
03
可把竹竿、樹枝遞給落水者,將其拉上岸,也可將救生圈或其他漂浮物拋投給落水者。施救時要盡量降低重心,避免被拉下水。
04
如果具備下水救援的條件,救援者要從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體,讓其頭部露出水面,側游上岸。
落水后切記不要慌亂
做到以下3點
可極大增加獲救概率
1
放松身體向后仰,不要掙扎,防止下沉。人體可以產生浮力的肺部位于上半身,而身體的重心位于下半身。在身體沒有放松時,人會沉入水中。
2
將雙手舉過頭頂,這樣重心會向上移動,幫助身體仰躺在水面。抬起下巴,盡量讓口鼻露出水面,保證呼吸,同時大聲呼救。
3
注意周圍有沒有能幫助漂浮的物品,可將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東西抱在身前,更有助于漂浮。
小布再次提醒
正值暑假,兒童溺水風險增加
請家長務必做到全程監護
讓孩子遠離危險水域!
帶孩子游泳時
請選擇配備專業救生員和
安全設施的正規游泳場所
切勿因一時大意
釀成無法挽回的終身遺憾!
水果越來越甜,能不能放心大膽吃?
近些年,水果變得越來越甜了。不少消費者想知道,這是不是使用了“科技與狠活”?如何吃水果才健康?圍繞水果甜度問題,記者采訪了果樹專家、瓜農以及營養師。
01
水果打甜蜜素增甜?謠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王海波:
水果越來越甜,是滿足市場需求的結果。消費者對水果甜度的追求,促使水果品種選育和果樹栽培過程中將高糖作為重要目標。
在品種選育方面,通過常規雜交育種和分子輔助育種等手段,果樹專家不斷培育出新的水果品種。新品種大多是含糖量更高的品種。
在果樹栽培方面,土壤改良、精準施肥、精準灌溉、疏花疏果等方式,都能有效提高水果的含糖量。
網上流傳給水果打甜蜜素增甜的說法,顯然是謠言。甜蜜素注射進入水果后不容易擴散,會造成甜味不均勻。更重要的是,注射會破壞植物細胞壁,使水果短時間內腐爛變質。
當然,“甜”并非市場的唯一需求,香氣濃郁、果肉脆爽等同樣是消費者挑選水果的重要標準,這些需求也是品種選育和果樹栽培的努力方向。比如,消費者日益重視健康,果樹專家就培育出了富含γ-氨基丁酸的葡萄新品種。
02
種植技術提升也是重要原因
河南省中牟縣官渡鎮李莊村西瓜種植戶喬三林:
中牟縣是全國有名的“西瓜之鄉”,中牟西瓜汁多、脆甜。這些年西瓜越來越甜,除了因為引入高糖新品種外,瓜農們種植技術的提升也是重要原因。
水肥管理更科學了。開始種植前先施農家肥。西瓜生長中后期增施鉀肥,促進糖分合成。西瓜采收前15天停止澆水,避免稀釋糖分。
瓜蔓及時修剪,摘除多余的側蔓和老葉、病葉,改善通風透光情況,也減少養分消耗。
我的兩個大棚里使用了吊蔓技術,西瓜吊在空中生長,周身都能照到陽光,比地爬西瓜甜度分布更均勻。
西瓜采收的時機也很重要,過早、過晚采摘都會讓甜度降低。
我用這些方法種出來的西瓜,甜度高、口感好,直供超市。
03
水果這樣吃更健康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相前:
水果越來越甜,如何食用更健康?
首先應控制攝入量。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進食200—350克水果。糖尿病患者每天進食水果少于200克,并且需要選擇血糖生成指數(GI)≤55的水果。食用高糖水果應減量,如吃荔枝不超過10顆,吃葡萄不超過15粒。
搭配食用,能夠降低血糖反應。吃水果時建議搭配蛋白質或脂肪,如蘋果配堅果、酸奶拌藍莓,可延緩糖分吸收。
不同人群可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甜度的水果。
低糖水果(適合控糖、減肥人群):草莓、藍莓、檸檬、柚子等。 中糖水果(一般人群):蘋果、梨、橙子、桃子等。 高糖水果(適量食用):香蕉、荔枝、芒果等。
雖然高糖水果并非“不健康”,但過量攝入可能帶來風險,如可能增加罹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增加肥胖的風險等??茖W的食用方式是:多樣化攝入,不局限于高甜品種,控制分量,合理搭配,降低血糖波動。水果的天然糖分不同于添加糖,只要合理食用,就可以使它們成為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央視新聞 應急管理部 江蘇消防
融媒體編輯:冉冉
責任編輯:丁文
審核:王禮富
復審:王金波
終審:賈戰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