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上面是人員參觀的平臺,下面是浮選槽)
南都N視頻消息: 7月23日10時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6人經全力施救,最終確認溺亡。另有1名老師受傷。同日,有東北大學學生告訴記者,遇難學生系該校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大三學生,“浮選槽里面是礦漿,人掉進去動不了”。
一名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學生告訴南都記者,遇難者是“大三本科生”,是其直系學弟。類似實習“大二大三大四會組織四次”。受訪學生表示,其曾去過事發選礦廠,“平時除了檢修設備,沒有員工在機器旁邊”,其回憶實習時“浮選區員工平時也就二三十人,實習參觀的時候學生加老師會比浮選車間員工多”。其還提到,如果是7個人站在(格柵)板上,可能板子會受不住”。
該學生還表示,浮選槽的垂直高度有十幾米,里面是礦漿,“類似于泥石流,人掉進去動不了”。學生還稱,受傷老師是其大創帶隊老師,“剛工作兩年,對學生很好”。
另有一名同專業的學生告訴南都記者,他目前正讀大二,遇難者是其直系學長。
據新華社報道,目前,屬地黨委政府、東北大學、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正在開展善后處置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浮選槽是浮選設備中用來實現浮選過程的槽體容器。浮選槽的格柵板是安裝在浮選槽內的一種構件,通常由金屬、塑料或木材等材料制成,可以對浮選槽內的礦漿流進行穩定和引導、防止礦粒沉槽,并起到消泡作用。
靠山屯查了一下浮選槽的資料,浮選槽是類似這樣的:
浮選槽在礦物浮選中被廣泛應用。浮選槽工作時,隨著葉輪的旋轉,槽內礦漿從四周經槽底由葉輪下端吸到葉輪葉片之間,同時,由鼓風機給入的低壓空氣經空心軸和葉輪的空氣分配器,也進入其中。礦漿與空氣在葉片之間充分混合后,從葉輪上半部周邊向斜上推出。氣泡上升到泡沫穩定區,經過富集過程,泡沫從溢流堰自流溢出進入泡沫槽,還有一部分礦漿向葉輪下部流去,再經葉輪攪拌,重新混合形成礦化氣泡,剩余的礦漿流向下一槽,直到最終成為尾礦。
通俗點說,就是把有用的金屬料浮起來然后再收集(選),具體就是用一個帶攪拌器、能往里面吹空氣的大槽子,槽子里加了特別的“藥水”(浮選藥劑),藥水能讓有用的金屬粉末變得“喜歡”泡泡,緊緊粘在氣泡上。氣泡托著這些金屬粉往上冒,一直冒到槽子最上面,堆成一層厚厚的“金屬泡沫”。然后泡沫自己就流到旁邊的槽子里去了——這就是值錢的“精礦”。
本次事故的問題和人員傷亡的分析:
可能的問題大概有三個方面:
1、參觀學習的路線在這個槽子的上方,人有掉到槽內的風險,但未采取足夠的預防措施(分析評估上面的承受力以及格柵完好程度);2、參觀學習路線中的格柵板因質量問題或使用問題脫落或垮了(據了解這些格柵應該5年更換,是有壽命同期的,可能未按時更換;另外這些格柵要求定期維修,有可能沒有維修,因上術原因可能會導致老化從而承重力不夠);3、單位沒有掉入浮選槽時應急救援預案和緊急搶救準備,人掉進去半天撈不出來。
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是:
人掉入浮選槽后,因為槽內溫度高、密度大,人很快會被粘住,導致窒息;外加有很多浮選用的藥劑(強堿,起泡劑、一些酚類化合物、氰化物等)會讓人中毒;還有,就是槽內的葉輪旋轉會導致人的機械傷害,會產生向下的吸力,人是無法自救的。事故突然發生,單位救人的準備可能不足,救援的時間長,從而導致人員傷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