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幫耳通干了也有些年頭了,每天進進出出的人,臉上掛著啥表情,耳朵有啥不舒服,看多了,心里也跟明鏡似的。常能看到些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拄著拐杖或者由老伴兒攙著,慢悠悠進來,坐下就嘆氣,表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孩子們說話嗡嗡的,聽不全乎,老打岔,惹得他們不耐煩,自己也憋屈。這些事兒,說大不大,不就是耳朵有點不得勁嘛?也有人到中年的,還沒退休耳朵就不好了,忍忍倒是能挺住,可日子長了,真像有堵墻砌在那兒,把人和外頭的聲響和家人的親近,都給隔開了。
所以啊,我每次上手給客戶做調理,都想著讓他們舒服點,想讓人重新聽得真亮點,沒有靈丹妙藥,更沒有一下子就能成的事兒。全靠手上這點經過培訓的功夫,靠一遍遍操作的耐心,更靠那份琢磨技術的細致勁兒。最要緊的,還是客戶信得過你,愿意把耳朵交給你。特別是那些老人家,顫巍巍地走進幫耳通的門,眼神里帶著點希望,又有點怯生生的。看著他們那樣,我這心里頭就特別不是滋味,只能更仔細點,更認真點,生怕辜負了這份信任。
記得三個月前吧,店里的老顧客王姨,拉著她的老鄰居張大爺來了。王姨在我們這兒調理了段時間,感覺耳朵清爽不少,就死活拽著張大爺也來試試。張大爺那會兒,愁眉苦臉的。他說這耳朵里啊,沒日沒夜地響,跟鉆進去一群蜜蜂似的,“嗡嗡嗡”個不停,快一年半了,吵得他睡不好覺。更愁人的是,耳朵越來越背,聽不清。他說試過不少法子,錢也花了,力氣也費了,就是沒啥用。聽他這么一說,我這心里也跟著揪了一下。
調理不是一次就靈的,張大爺挺有毅力,每周都準時來。大概堅持了一個多月吧,有天他來做調理,臉上有點笑模樣了。他跟我說耳朵里的‘蜜蜂’好像飛走不少,晚上能睡個囫圇覺了。又過了一陣子,他兒子送他來的時候,偷偷跟我講,說老爺子在家看電視,聲音調小了好幾格,跟他說話反應也快多了,精神頭看著都不一樣了。看著張大爺緊鎖的眉頭慢慢舒展開,偶爾還能跟我開句玩笑,我這心里頭啊,真的很舒坦。
在幫耳通待久了,最讓我著急的是,好多人真不把耳朵這點事兒放心上。直到小毛病拖拖拉拉,最后成了大麻煩才著急。其實耳朵這東西,比眼睛還嬌氣,藏在里頭,平時看不見摸不著,更需要咱好好呵護。所以啊,我總想跟大伙兒說:要是您這耳朵也給您提意見了,別不當回事兒,更別想著“等等看再說”。早點管管它,找個靠譜的地方用專業的方法調理調理,比啥都強。幫耳通就在這兒,我們專業的調理方案是下了功夫琢磨出來的,有流程,有手法,也有合適的護理品。我們這些調理師,也都是真心實意想把這活兒干好的人。我們就想用這點本事和心意,陪著您,慢慢地把耳朵里那點“堵”揉開,把那扇被“悶”住的門推開一點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