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就在2025年7月中旬,出現一幕令全球側目的外交劇變。
素來反華立場強硬的國務卿魯比奧在與王毅的會談中罕見示好,緊接著,一向愛使壞的特朗普突然解除了對英偉達H20芯片的限制性出口。
這兩大動作讓美媒直呼“這是對華示好的信號”。
只是,這樣的轉變,是權宜之計,還是謀定后的新路線?
從中不難看出一場充滿算計的較量正在展開。
特朗普掀起對華科技“絞殺”戰
2025年初,特朗普在重新掌權后的數月間迅速對我國出手,其中尤以高科技領域的制裁為重中之重。
而英偉達的H20芯片成為科技對抗的新焦點。
先從技術本身說起。
H20芯片是英偉達在拜登期間研制的2022年版出口管制所量身定制的產品。
它是英偉達“Hopper”架構H100的“閹割版”,雖然在性能上與H100、H200有一定差距,但依然具備出色的AI運算能力。
這一芯片尤其適用于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任務,因此成為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的首選。
根據此前媒體披露,其中僅2025年前三個月,中國客戶就采購了價值160億美元的H20芯片。
H20的巨大市場潛力令英偉達獲利頗豐,也讓美國政界對其“出口中國”行為愈發警惕。
于是,2025年4月,美國政府“突然襲擊”,毫無預警地宣布將對H20進行出口上的管控。
這一舉動震動業界,英偉達的股價應聲大跌近7%。
連帶AMD、英特爾等芯片股也出現暴跌趨勢。
按照英偉達的估算,這項禁令預計會讓公司在未來數季度損失至少55億美元,相當于超過100萬張H20 GPU的銷售量。
這場“突襲”不僅打擊了英偉達,更令中美科技關系進一步緊繃。
美國商務部表面上的理由依舊是“國家安全”,聲稱中國可能通過這些AI芯片發展軍事技術。
但實則更深層的原因,是對中國科技快速追趕的不安,尤其是在DeepSeek-V3等AI項目日益成熟的背景下。
DeepSeek-V3的“低配高能”表現,正是令美國對現行限制政策感到震驚的原因之一。
其訓練模型使用的不是H100或H200,而是前代“縮水版”的H800,但依然取得巨大突破,打破了美方“技術封鎖就能鎖死中國AI”的幻想。
此番震蕩之后,美國內部鷹派勢力強烈呼吁進一步封堵芯片出口,特朗普顯然選擇順水推舟,先下狠手“卡脖子”。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終結。
180度轉彎讓英偉達措手不及
為了讓這塊H20芯片繼續流入中國,黃仁勛親自披掛上陣,幾乎變成了“企業版國務卿”。
據《紐約時報》披露,自2025年4月禁令發布以來,他幾乎沒有停下來。
跟著特朗普出訪、在國會作證、接受主流媒體專訪,還穿梭于硅谷與華盛頓之間,與官員、議員、智庫頻繁互動,努力推動政策轉向。
更有意思的是,在一次馬阿拉歌莊園的晚宴上,黃仁勛借著“政治捐款”的名義,為自己爭取到了與特朗普共進晚餐的機會。
這場飯局雖然未必決定一切,但卻為H20命運的逆轉埋下了伏筆。
7月15日,北京,黃仁勛親自登場,在采訪中宣布美國政府已經放開H20對華出口。
這一句話,在資本市場引發劇烈震蕩,也在中美外交間釋放出一縷詭異的“暖風”。
在2025年4月還主導H20芯片禁令的特朗普,為什么會在7月突然放松對華科技封鎖?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一系列變動反映出特朗普在外交布局上的權衡取舍。
他開始將中美關系視作可以靈活操作的交易籌碼,而不再是單純的“戰略對抗”。
更重要的是,在科技領域,中美早已高度互嵌。
禁止英偉達銷售H20,不僅對英偉達本身造成沉重打擊,也令整個AI硬件生態鏈動蕩不安。
韓國的三星、SK海力士,歐洲的ASM、英飛凌,以及日本的Advantest等多家芯片供應鏈企業股票在禁令消息之后紛紛下挫。
可以說,這一“禁而又解”的政策波動,恰恰體現了特朗普政府的本質:以交易為導向,以利益為天平,一切都可以談,一切都可以變。
鷹派“變臉”:魯比奧“示好”
與H20芯片事件幾乎同步發生的,還有一場意義非凡的外交會談。
2025年7月1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魯比奧與外長王毅展開了正式會晤。
一改往日的強硬言辭,這位國務卿罕見地表示此次會談“非常有建設性”、“非常積極”,并稱“中美有很多方面可以合作”。
這句話從魯比奧口中說出,格外有分量。
要知道,魯比奧一向是中國外交戰線上的“熟面孔”,但不是“友好來賓”。
他曾多次推動限制華為、中興進入全球市場,狂熱鼓吹“對華技術脫鉤”。
還長期擔任美國國會“對華戰略小組”的核心人物,堪稱美政壇對華“最不講情面”的政客之一
如今他卻主動釋放合作信號,媒體自然嗅到了風向的變化。
更令人玩味的是,魯比奧還透露,今年兩國領導人“會面可能性很大”,但“必須營造良好氛圍并達成成果”。
那么,特朗普的戰略為何發生這種“滑移”?
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選情壓力驅動其對華“降溫”。
面對2026年中期選舉,特朗普陣營亟需展現外交成果、穩定經濟和科技市場。
而H20禁令引發的資本市場恐慌、股價暴跌,都對共和黨的執政形象造成沖擊。
第二,特朗普本人的“生意人本色”。
他并不信奉價值觀外交,更傾向于把中美關系視作談判場。
在他看來,哪怕是H20禁令、哪怕是國務卿魯比奧,也都可以是談判中的可調整籌碼——只要換來可見收益,強硬與否都不是問題。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看到在短短三個月內,從H20芯片禁售到政策大幅解禁。
從魯比奧鷹派言論到“可以合作”的轉調,特朗普政府正在釋放一種清晰的信號:我們愿意合作,但你們得先服軟。
面對美方的反復橫跳,中國并未一味退讓,而是通過加快自主創新、強化對等反制,亮明立場。
國產AI芯片在政策刺激下快速推進,H20被禁后,國產“昇騰”、“天數智芯”、“燧原”等加速卡產品獲得國家重點扶持。
與此同時,中國也開始依法調查部分美企在華經營活動,釋放“對等回擊”的清晰信號。
可以說,中國的回應很直接:想合作,沒問題,但必須放下霸權思維、尊重對等原則。
光靠吃飯、放風、演戲,換不來真正的“穩定”。
參考文獻: H20芯片解禁幕后:黃仁勛向特朗普力陳“放棄中國市場是嚴重錯誤”,京報網,2025-07-18 H20芯片解禁,怎么看,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7-22 白山頭:美國政府解禁英偉達H20,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觀察者網,2025-07-16 上任后同王毅外長首次面對面會談,魯比奧:中美在很多方面可以合作,觀察者網,2025-07-11 中方反擊太“痛”,“特朗普政府官員生怕打破當前局面”,觀察者網,2025-07-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