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又名粟,北方稱谷子,起源于中國黃河流域。也許大家不知道,小米的祖先竟是田埂、路旁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草。
在植物學分類中,小米屬于“禾本科狗尾草屬”。小米在中國馴化完成,也使中國成為世界粟作起源中心。成語“黃粱一夢”中的“黃粱”就是小米。小米曾是我國古代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古代的“細糧”。如今,在中國人的膳食結構中,小米的比例大大降低,多將它作為一種配餐雜糧食用。
與大米相比,小米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素,其膳食纖維、脂肪和維生素E的含量分別是大米的2.3倍、3.9倍和7.9倍。小米富含胡蘿卜素和較多的維生素B2。小米的鉀鈉比高達66∶1,而大米僅為27∶1。小米的鐵含量是大米的2.2倍,常吃小米有助于預防高血壓及缺鐵性貧血。
小米自古是藥食同源食材,有“代參湯”之美稱。我國民間有女性生育后用小米粥加紅糖調養身體的傳統,而且小米中的蛋白質是一種低敏蛋白質,特別適于孕產婦和嬰幼兒食用。與其他谷物相比,小米含有更多的葉黃素,這是一種有利于視力的營養成分。小米容易煮爛,也容易消化吸收,是胃病患者的首選谷物。但小米中的賴氨酸含量較低,宜與肉、奶、豆等富含賴氨酸的食物搭配,以利營養均衡。(文內配圖均已獲得圖蟲創意授權)
本文節選自《百科知識》雜志
點擊上圖,“百科知識知道”大擂臺,有問必答,有答必獎!
將好文“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