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危機 —— 確診前列腺惡性腫瘤
76 歲老人的「PSA 警報」拉響!在徐礦總醫院泌尿外科病房里,王大爺一次普通體檢竟揪出前列腺惡性腫瘤!救命的根治手術明明就在眼前,卻橫亙著兩大「攔路虎」—— 傳統術式在骨盆深處操作宛如「蒙眼繡花」,視野差、操作難,還極易引發大出血,更殘酷的是,術后患者可能要與「尿不濕」相伴數月,這道生存與尊嚴的選擇題,究竟該如何破局?
緊急救治 ——“達·芬奇”四臂協同 狹小空間顯神通
面對高齡患者與復雜骨盆結構,薛書成團隊選擇了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輔助下的手術方案?!皺C器人不是替代醫生,而是賦予醫生超越人手極限的能力。”薛書成點明了其核心價值。
把手術交給機器人?患者家屬心里犯起嘀咕。薛書成耐心解釋:相較于普通腹腔鏡約6倍的放大視野,“達·芬奇”的攝像頭提供了高達10倍的光學放大,并輔以4倍電子放大,讓前列腺周圍纖細的血管與神經束如掌上觀紋般清晰。更關鍵的是其仿真手腕器械擁有7個自由度,在恥骨后僅一二厘米的狹窄“盆地”內,機械臂比人手更加靈活,精準抵達傳統器械難以企及的刁鉆角落。
“連續幾小時手術,醫生的手會疲勞顫抖,機器人卻能始終保持穩定?!?/strong>薛書成強調,這種穩定性在分離緊貼盆壁或重要神經的腫瘤時至關重要。配合先進的雙極電凝能量平臺,術中出血被控制在極低水平。術后的事實也證明,王大爺手術全程出血僅約50毫升,遠低于傳統手術動輒數百甚至上千毫升的出血量。機器人系統獨有的熒光顯影技術,猶如為腫瘤點亮“導航燈”,確保微小病灶與可疑淋巴結無處遁形,實現更徹底的腫瘤清掃。
創新“后入路”保功能 讓高齡患者煥新生活
鑒于患者和患者家屬對術后生活質量要求較高,在“達·芬奇”機器人強大性能的支撐下,薛書成團隊為王大爺實施了一項國內領先的創新術式:“后入路”前列腺癌根治術。傳統手術路徑需切開膀胱前壁與恥骨后區域組織,易損傷控制排尿的關鍵神經血管網。而“后入路”則另辟蹊徑,從膀胱后方與直腸前壁之間不到2厘米的縫隙進入操作?!斑@相當于在‘一線天’里做精細雕刻,空間比傳統入路更狹小苛刻?!毖商寡?,若非機器人輔助,單憑醫生手工幾乎無法施展。手術中,第四只機械臂化身“智能拉鉤”,穩穩牽開膀胱,一鍵即可翻轉30度的立體鏡頭讓深藏的結構清晰呈現。在機器人的輔助下,醫生成功保留了膀胱前方、恥骨后以及前列腺前壁區域的神經血管束。
專家簡介
個人簡介:
薛書成 主任醫師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徐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安徽理工大學醫學院兼職教授
江蘇省婦幼保健協會男性生殖分會常務委員
江蘇省醫師協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微創學組委員
江蘇省預防醫學會泌尿系疾病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泌尿外科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委員
江蘇省社會辦醫療機構協會泌尿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徐州市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徐州市抗癌協會前列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徐州市泌尿外科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
徐州市腫瘤防治專家庫泌尿系統腫瘤專家組成員
徐州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醫療衛生專家
擅長描述:
擅長泌尿男生殖系統疾病的診斷及微創治療,如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膀胱腫瘤電切術、泌尿系腫瘤腹腔鏡手術及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等,特別是輸尿管硬鏡、軟鏡和經皮腎鏡鈥激光及超聲彈道碎石取石術處于領先地位,開展男性科疾病診療及生殖助孕、盆底及尿控、骶神經調控等技術。
監制:榮良群
總編:王云清
編審:李長鑫
編輯:衣夢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