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過餃子”,可一到夏天,很多人就對餃子犯愁 —— 韭菜餡出水快,白菜餡沒味道,肉餡兒吃兩口就膩得慌。其實夏天包餃子,選對餡料比啥都重要。今天教你個新搭配:黃瓜 + 木耳 + 雞蛋,包出來的餃子清爽得像帶了股涼風,咬一口汁水鮮,連吃 10 個都不覺得撐,比傳統餡料更適合三伏天。
為啥夏天就愛這口素餡?
菜市場里頂花帶刺的黃瓜,一到夏天就成了 “搶手貨”,用來包餃子簡直是絕配。中國營養學會就建議,夏天飲食要多吃清爽的應季食材,而黃瓜 90% 都是水分,咬起來脆生生的,自帶一股清甜味;木耳泡發后軟嫩有嚼勁,還能吸附油脂;雞蛋呢,煎得香香的碎成小塊,給餡料添了層醇厚的底味。
這三樣搭在一起,不用放太多油,也不用加復雜的調料,光靠食材本身的鮮味就足夠好吃。我上周第一次做,全家連湯都喝光了,老公說:“比外面賣的三鮮餡清爽多了,夏天吃這個舒服!”
黃瓜木耳雞蛋餡餃子,做法簡單不翻車
別覺得自己搟皮麻煩,其實跟著步驟做,新手也能一次成功。關鍵是調餡和和面的小技巧,學會了包出來的餃子皮筋道,餡料抱團不出水。
準備食材:
餡料:黃瓜 2 根(選那種直溜、帶小刺的,捏著硬實的水分足)、干木耳 1 小把(提前用溫水泡 1 小時,泡好后大概能發一大碗)、雞蛋 3 個
面團:面粉 300 克、玉米淀粉 2 勺、鹽 1 小撮、溫水 160 毫升左右(大概 30℃,不燙手的程度)
調料:生抽 1 勺、蠔油 1 勺、香油 1 小勺、鹽和黑胡椒少許(黑胡椒提鮮,不愛吃可以不放)
詳細步驟:
1.先處理餡料:黃瓜洗干凈,不用削皮(帶皮更脆),用擦絲器擦成細絲,放半勺鹽抓勻,靜置 15 分鐘。這一步是為了殺出黃瓜里的水,不然包的時候容易破皮。
2.趁著腌黃瓜的時間煎雞蛋:鍋里放少許油,油熱后倒入打散的雞蛋,用筷子快速攪成碎塊,盛出來放涼(雞蛋涼了再拌餡,不會讓其他食材變熱出水)。
3.泡好的木耳擠干水,切碎(別太碎,不然吃不出口感)。這時候黃瓜也腌好了,用紗布或者干凈的毛巾包起來,使勁擠掉水分,擠得越干越好,擠出來的黃瓜水別扔,和面的時候可以代替部分溫水,更營養。
4.調餡:把擠干的黃瓜絲、木耳碎、涼雞蛋放在大碗里,加 1 勺生抽、1 勺蠔油、1 小勺香油,少許鹽和黑胡椒,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拌勻。嘗一下咸淡,不夠再加一點點鹽,別太咸,會蓋過清爽的味道。
5.和面:面粉里放 2 勺玉米淀粉和 1 小撮鹽(加淀粉讓皮更筋道,鹽增加韌性),慢慢倒入溫水(或剛才的黃瓜水),邊倒邊用筷子攪成絮狀,然后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 20 分鐘,醒好的面團會更軟和,好搟皮。
6.醒面的時候準備包餃子:面團搓成長條,切成乒乓球大小的劑子,按扁后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圓皮(邊緣薄好捏合,中間厚不容易破)。
7.取一張皮,放適量餡料(別太多,不然包不住),對折捏緊邊緣,再捏出幾個小褶子(新手可以直接捏成半月形,不露餡就行)。
8.鍋里加水燒開,放半勺鹽(防止餃子粘底),下入餃子,用勺子輕輕推一下鍋底。水開后倒半碗涼水,這樣重復兩次,餃子全都浮起來就熟了,撈出來瀝干水就能吃。
這 3 個竅門,讓餃子更好吃
黃瓜別選太大的,那種 “老黃瓜” 芯子大、籽多,擦出來的絲發綿,選中等大小、表皮深綠的,口感最脆。
木耳最好用干木耳泡發,比鮮木耳更有嚼勁,泡的時候加一勺面粉攪勻,能洗得更干凈。
餃子皮如果搟不圓也沒關系,只要邊緣薄厚均勻,包出來一樣好吃。實在不想搟皮,買現成的餃子皮也行,就是煮的時候別煮太久,免得破。
夏天吃它,比肉餡兒強在哪?
熱天吃這道素餡餃子,最大的好處就是 “沒負擔”。肉餡兒餃子吃兩個就覺得膩,這個餃子咬一口,先是黃瓜的清爽,接著是雞蛋的香,還有木耳的脆,搭配在一起特別解膩。
而且做法簡單,不用剁肉餡、不用長時間調味,從準備到出鍋一個小時足夠,廚房新手也能輕松搞定。我家現在每周都要包一次,有時候剩下的餡料還能用來攤餅,照樣好吃。
夏天想吃餃子又怕膩,試試這個黃瓜木耳雞蛋餡準沒錯。清爽的口感,簡單的做法,還不用擔心長肉,全家老小都適合吃。你也趕緊試試,做好了記得回來告訴我味道怎么樣。覺得這個方子有用的話,點個贊讓更多人看到,也轉給喜歡吃餃子的朋友,夏天一起吃點清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