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張老師查出糖尿病后,聽人說“吃肉會讓血糖升高”,干脆一口肉都不吃了。結果三個月下來,體重掉了8斤,整個人總是沒力氣,爬兩層樓就喘得不行。復查時醫生告訴他,這是因為蛋白質吃得太少,反而更不利于控制血糖。
飲食清淡不是不能吃肉
總說糖尿病要“清淡飲食”,但這可不是說完全不吃肉!蛋白質可是身體不可或缺的“磚瓦”,肌肉修復、免疫細胞生長都離不開它。糖友們本身代謝就不太一樣,如果蛋白質吃得不夠,會帶來很多麻煩,比如:
肌肉變少:基礎代謝變低,更難減肥;
容易生病:抵抗力變差,感冒、傷口愈合慢;
血糖不穩:身體缺蛋白質,對碳水更敏感,血糖波動更大。
所以糖友們完全可以吃肉,只是需要適當吃!既能補充營養,又不會讓血糖升太高。真正要躲開的,是那些油多、糖多、膽固醇高的“問題肉”。
這4種肉要少吃,小心血糖失控
1、加工肉類:香腸、臘肉、火腿等
這些肉為了保存和提味,加了非常多的鹽和添加劑,有些還會用糖腌。吃多了會加重腎臟負擔,血壓也容易升高,間接影響血糖。
2、肥肉和動物油脂:五花肉、豬油等
肥肉里全是飽和脂肪酸,吃多了會讓膽固醇升高,血管變得又脆又沒彈性。糖友們本身就容易有血管問題,再吃肥肉,就像給血管“添堵”。而且肥肉熱量超高,100克五花肉的熱量相當于3碗米飯,吃多了長胖,還會讓胰島素不好好工作,血糖更難控制。
3、動物內臟:豬肝、豬腦、雞雜等
動物內臟雖然含鐵、鋅等營養,但膽固醇含量嚇人!比如100克豬腦的膽固醇,超過正常人一天建議攝入量的3倍。糖友長期吃,膽固醇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加速血管老化,容易引發心梗、腦梗,尤其是已經有高血脂、高血壓的朋友,更要少吃。
4、油炸肉類:炸雞、炸排骨、炸丸子等
油炸肉外面裹著面糊,一炸熱量直接翻倍,還會產生反式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會讓身體對胰島素不敏感,細胞“拒絕”吸收葡萄糖,餐后血糖馬上飆升。而且油炸過程還會產生有害物質,長期吃會加重身體負擔,對血糖和血管都不好。
這4種肉可以適當多吃
1、雞胸肉
雞胸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卻很少,特別容易被身體吸收。糖友吃了能補充營養、保住肌肉,還不會讓血糖波動太大。建議清蒸、水煮或鹵著吃,比如用鹽和胡椒粉腌一下,蒸15分鐘,搭配蔬菜沙拉。注意別買超市里調好味的雞胸肉,里面可能加了糖和添加劑。
2、魚蝦類:三文魚、鱈魚、蝦等
魚類尤其是深海魚,含有歐米伽-3脂肪酸,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保護血管。像三文魚、鱈魚,肉質軟嫩好消化。蝦的蛋白質高、脂肪少,鈣也多,清蒸、白灼都不錯。不過蝦頭和蝦籽膽固醇高,最好別吃;咸魚、熏魚鹽太多,也要避開。
3、瘦牛肉、瘦豬肉
瘦牛肉含鐵多,可以預防糖友常見的缺鐵性貧血;瘦豬肉維生素B1豐富,能幫忙代謝碳水。選肉時挑顏色鮮紅、脂肪少的部位,比如牛里脊、豬里脊肉。建議切絲快炒或燉湯,比如牛肉炒西蘭花、瘦肉蘿卜湯,少放油鹽,別做紅燒、糖醋(這些做法要加糖)。
4、去皮鴨肉
鴨肉蛋白質和雞肉差不多,但B族維生素更多,能緩解疲勞。不過鴨皮脂肪多,一定要去掉!可以用鴨肉燉藕湯,或者鹵著吃(少放鹽),配上雜糧飯,既能補充營養,又能讓血糖升得慢一些。
記住,糖尿病飲食不是“禁止吃肉”,而是“會吃肉”!肉類里的營養對維持身體正常代謝、預防并發癥很重要。要是拿不準怎么吃,不妨帶上飲食記錄,找醫院營養科的醫生幫忙制定專屬吃肉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