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志偉
近期,美國多地接連發生政治暴力事件,特別是明尼蘇達州兩名議員及家人在家中遭遇槍擊,引發美國輿論廣泛關注。最新民調數據顯示,超七成美國民眾認為“政治動機的暴力活動”是美國當前的一個主要問題。美國媒體認為,當前美國內政治極化愈演愈烈、社交媒體虛假信息泛濫、槍支管控體系失靈等多重因素,導致美國政治暴力事件進入高發期。
今年6月,位于美國中西部的明尼蘇達州發生一起惡性槍擊事件,導致該州眾議院前議長梅莉薩·霍特曼夫婦遇難、州參議員約翰·霍夫曼及其妻子受傷。警方通報顯示,57歲的白人男性嫌疑人貝爾特喬裝成警察,身著防彈裝備并佩戴偽造警徽,先后襲擊了這兩處住所。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表示,這是“有針對性的政治暴力事件”,相關犯罪屬于“出于政治動機的暗殺行為”。沃爾茲說,在明尼蘇達州和全美各地,都必須反對一切形式的政治暴力,并追究相關人的責任。
《紐約時報》指出,這起事件令人震驚,是美國“近期一連串政治暴力事件中的又一典型案例”。從全美范圍來看,類似明尼蘇達州暗殺事件的襲擊行為正呈上升趨勢。今年4月,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夏皮羅住所遭縱火襲擊,當時其家人尚在熟睡;6月,孟菲斯市市長遭遇綁架未遂……政治暴力案件頻發,凸顯相關問題之嚴重。《紐約時報》的報道還稱,美國民眾已經普遍感受到,政治暴力正變得愈發肆無忌憚,作案動機亦更趨復雜難辨。
美國《福布斯》雜志援引專家分析指出,美國政治分歧已達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峰值,直接導致政治暴力事件激增。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5年間,針對民選官員、政治候選人、法官及政府雇員的襲擊與未遂襲擊達25起,而此前20年僅記錄到2起同類案件。《紐約時報》的報道表示,近年來,美國針對公職人員的威脅數量急劇攀升。負責保護聯邦議員的國會警察年度調查數據顯示,威脅事件從2017年的3939起增至2024年的9474起,漲幅超1倍。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公共廣播電視網與馬里斯特輿情調研所于7月1日聯合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73%的受訪者將政治暴力列為美國主要問題,23%認為是次要問題。“近年來,美國政治暴力事件不斷上演,已經進入了暴力民粹主義時代。”美國《外交事務》雜志網站如此評論。《紐約時報》的文章表示,“與校園槍擊案一樣,政治暴力正變得近乎司空見慣,似乎已成為當代美國文化的一部分。暴力威脅甚至暗殺,構成了美國社會一股持續存在的暗流。”
美國政治暴力現象加劇,有著多重的社會根源。一方面,槍支泛濫導致暴力事件持續高發。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槍支暴力導致1.6萬多人死亡。截至2025年7月23日,2025年美國已有8334人死于槍支暴力,1.5萬多人受傷。《紐約時報》的報道認為,許多州放寬了槍支管制,使得槍支更容易獲取。兇殺案案發率明顯高于其他西方發達國家。
另一方面,政治極化催生仇恨土壤。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政治學教授莉莉安娜·梅森認為,政治暴力事件深刻暴露了極端政治言論與黨派仇恨的巨大危害。明尼蘇達州槍擊案初步調查顯示,嫌疑人具有保守宗教背景,長期接觸妖魔化左翼的媒體內容,“此類言論不斷消解社會規范,為心態失衡者將暴力引入政治領域創造了條件”。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公共廣播電視網與馬里斯特輿情調研所的民調同時顯示,76%的受訪者認為,導致美國內部分裂的一系列問題對民主構成嚴重威脅。民主黨人(89%)和獨立人士(80%)對此感到擔憂的比例遠高于共和黨人(57%)。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成為虛假信息與仇恨情緒的放大器。《紐約時報》認為,惡毒化的表達在政治領域日益普遍,極端內容在社交媒體上被放大,并誘發模仿效應。芝加哥大學政治學者羅伯特·佩普認為,人口結構轉型與財富分配失衡加劇了社會焦慮。隨著美國白人占比下降、財富向少數群體集中,右翼勢力利用“大替換”等陰謀論煽動恐慌,聲稱自由派精英通過移民擴張政治權力。“這并非單純的黨派之爭,而是精英階層與普通民眾的矛盾。”
美國專欄作家莉薩·萊雷爾認為:“政治暴力在美國正緩慢而頑固地從邊緣走向不可避免的現實。這也是生活在一個焦慮且危險的兩極分化國家的另一個現實。”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4日 17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