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法國海軍的戴高樂號航母,這次在南海的經歷真夠讓人感慨的。2025年上半年,這艘法國唯一的核動力航母帶著打擊群,搞了個叫克萊蒙梭25的部署行動,從本土土倫港出發,一路跑到印太地區晃蕩。本來法國人想借這個機會秀秀肌肉,重申他們在亞太的存在感,結果進了南海之后,直接被中國海軍的艦艇給“熱情接待”了。
法國海軍高級軍官后來在7月20日的印太戰略討論會上自己爆料,說他們探測到30到40艘中國大型水面艦艇散布在南海各處,還直面了山東艦編隊。這事兒鬧得挺大,法國媒體Naval News第一時間報道了,全球安全智庫都跟著熱議起來。法國人自稱已經做好了任何戰斗準備,但最后啥事兒也沒發生,就這么低調地繞著走。整個事件暴露了中法海軍在南海的實力對比,法國那邊只有幾艘護航艦艇,面對中國海軍的陣容,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先說說戴高樂號的來頭吧。這艘航母是法國海軍的寶貝,2001年5月18日正式服役,排水量4萬多噸,長261米,寬64米,用核反應堆驅動,能跑27節的速度。艦上能載30多架陣風M戰斗機,還有預警機和直升機,彈射器是蒸汽式的,算是歐洲最先進的了。法國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規劃它,本來想造兩艘,結果預算超支,只建了一艘。服役后,他參與過阿富汗行動、利比亞空襲、中東反恐巡航啥的,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
2024年11月,戴高樂號率領打擊群出發,包括一艘地平線級驅逐艦、兩艘阿基坦級護衛艦、一艘攻擊核潛艇、一艘近海支援艦和一艘補給艦,總共六艘艦艇。法國海軍說這是自1960年代以來首次把航母派到太平洋,航程4萬海里,目的是加強與盟友的合作,順便維護法國在印太的利益。
行動從地中海開始,他們穿越蘇伊士運河,進了紅海,遇到胡塞武裝的威脅,還被俄軍蘇-35戰斗機飛越監視。接著到印度洋,跟印度海軍搞聯合演習,停靠果阿港補充物資。然后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尼海域,又跟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亞和美國海軍練兵。
2025年1月,他們在印度洋和東南亞轉悠,2月8日到18日,在菲律賓海主持了太平洋斯泰勒2025多航母聯合演習,美國的卡爾文森號和日本的加賀號準航母都參加了。法國海軍參謀長在戴高樂號上會見了美日指揮官,交換了戰術數據。2月21日,戴高樂號停靠菲律賓蘇比克灣,這是它首次訪問菲律賓,跟菲海軍搞了海上合作活動,彈射艦載機2500多架次,完成了100多次海上加油。
關鍵就在進入南海的部分。法國編隊沒走常規的馬六甲直入路線,而是繞著菲律賓轉了大圈,從西里伯斯海和菲律賓海,經呂宋海峽鉆進來。剛一進呂宋海峽,雷達就捕捉到一艘中國054A型護衛艦的信號,那家伙保持距離,一直跟蹤監視。
法國軍官說,這讓他們感覺被針對了。接著深入南海,探測系統顯示周邊有30到40艘中國大型水面艦艇,包括驅逐艦、護衛艦和海警船。這些艦艇分布廣,有的在訓練,有的巡邏島礁。法國人計算過,整個南海海域相當于地中海的四分之三大小,這么多艦艇扎堆,數量比法國海軍所有水面作戰艦艇還多——法國總共才25艘主力艦。
更刺激的是,他們還遭遇了山東艦編隊。不是面對面撞上,而是通過預警系統互相探測到。山東艦是中國的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更大,載機性能也強,最近換了殲-15T。法國軍官推測,山東艦可能是主動靠近瞧瞧法國人的反應,但沒進一步接觸。戴高樂號的核動力在南海沒啥續航優勢,因為中國艦艇本土作戰,補給方便。
法國編隊就三艘護航艦,對比中國海軍的規模,兵力差距輕松到10倍。法國人承認,這讓他們精神緊繃,以為要海空對峙了,但中國海軍沒發警告通信,也沒阻攔航道,就這么監視著。法國海軍上將后來在討論會上說,他們已經為任何事情做好戰斗準備,但沒發生對抗,可能是因為戴高樂號代表了強大力量。中國對法國和對美國的態度不一樣,沒必要硬懟。
為什么法國這么低調呢?他們航線始終貼著菲律賓沿海,沒深入爭議區,更沒穿臺灣海峽。法國軍官解釋,說穿越臺海沒意義,還會激怒中國。實際上,法國清楚南海是中國海軍的大本營,平時就有大量艦艇演訓和巡航。
那些探測到的艦艇,不全是針對戴高樂號的,很多是例行任務。海警船噸位大,雷達信號像護衛艦,也被算進去了。法國人多少有點自己嚇自己,把所有中國船都當成潛在對手。但如果真搞事,中國海軍肯定會響應。法國海軍高層知道這點,所以行動全程謹慎,避免摩擦。國內一些強硬派不滿,說海軍太軟,但軍官們在會上解釋,就是為了現實考慮。
行動4月25日結束,戴高樂號回土倫港,進行維護和數據分析。整個部署,法國海軍測試了新AI輔助系統,用于模擬戰術,比如預測中國潛艇位置,還首次實戰用L22數據鏈,提升了指揮效率。補給艦雅克·謝瓦利耶號也跟美國商業油輪練了綜合補給。法國海軍陸戰隊全程警戒,艦上數據樞紐管理信息流,幫助決策。返回后,法國加強了與菲律賓、日本的軍事聯系,計劃未來航母繼任者。但這次南海經歷,讓法國認識到印太力量格局的變化。中國海軍的部署規模,已經是前所未有,法國單槍匹馬難成氣候。
總的來說,這次事件不是啥大沖突,就是一次力量展示。中國海軍的40艘艦艇圍觀,讓戴高樂號見識了南海的真實場面。法國人低調撤離,避免了麻煩,也給國內解釋了為什么不能硬來。未來,類似部署還會繼續,但法國得掂量掂量實力。亞太安全,靠對話和合作,不是靠航母秀肌肉。希望中法能多在經貿上發力,別在軍事上瞎折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