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觀察
8月底,一道懸在伊朗頭上的最后期限。英法德歐洲三強已放出狠話:若在此之前,伊朗不能重回與美國的核談判桌,三國將毫不猶豫啟動制裁“核按鈕”——恢復對伊朗的嚴厲制裁。一場決定伊核協議命運的緊急談判即將上演,雙方核心立場南轅北轍,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外交博弈,火藥味已然彌漫。
一、 歐洲急設“死線”,背后暗藏雙重焦慮
時間,是這場談判最關鍵的變量。歐洲三國將最后期限卡在8月底,絕非隨意之舉。
首要壓力來自即將到期的“緊箍咒”。2015年達成的伊核協議及其配套的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將在今年10月正式失效。一旦協議徹底“死亡”,歐洲手中制約伊朗的重要法律工具也將隨之消失。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振杰分析指出:“盡管伊核協議已名存實亡,但若在到期前無法建立新的協商機制,整個伊核問題將滑向更混亂的境地。”歐洲必須在這之前鎖定某種“抓手”。
更深層的算計在于“時間差”。啟動所謂“快速恢復制裁”機制,本身需要走完30天的法律流程。歐洲的目標很明確:必須在10月之前完成這一切。為何如此緊迫?因為10月,俄羅斯將接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歐洲希望在俄羅斯主導安理會之前,完成對伊朗施壓的法律程序,避免節外生枝。
與此同時,美國雖在7月23日由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喊話“準備與伊朗直接談判”,但這更像是對歐洲施壓行動的聲援,而非實質突破的信號。歐洲的焦慮,清晰可見。
二、 核設施變“黑箱”,歐洲安全警報拉響
面對西方的步步緊逼,伊朗的反擊強硬而直接,直戳歐洲的安全神經。
6月26日,伊朗議會正式通過一項關鍵法案: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合作。該法案明確規定:在伊朗核設施安全及和平核活動未獲保障前,IAEA核查人員無權入境檢查,且任何檢查都必須得到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批準。7月2日,總統佩澤希齊揚簽署生效;7月4日,IAEA在伊朗的觀察員全部撤離。
伊朗此舉并非無的放矢。專家普遍認為,這是對6月中旬美以對伊朗核設施發動“大規模襲擊”的強烈回應。李振杰指出,此舉的后果立竿見影:“伊朗的核活動透明度驟降”,如同給其核計劃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黑布。
“這直接加劇了歐洲的核安全擔憂,”李振杰強調,“歐洲急于重啟核查機制的核心動力,就是要刺破這個‘安全盲區’,哪怕只是恢復最低限度的監控。”對歐洲而言,一個完全失去外部監督的伊朗核計劃,無異于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三、 濃縮鈾:談判桌上無法繞開的“死結”
無論談判在何地舉行,一個根本性的分歧如同巨石橫亙在雙方之間,短期內幾乎看不到化解的可能。
伊朗的立場異常清晰且堅定。7月12日,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已劃出不可逾越的紅線:伊朗愿意談判,但任何不承認其鈾濃縮權利的協議,都免談!伊朗堅稱,保留有限的鈾濃縮能力是其“不可剝奪的正當權利”,用于和平目的。
而歐洲的目標同樣毫不含糊。其談判的核心訴求直指要害:必須限制,甚至最終完全消除伊朗的鈾濃縮能力。這是歐洲乃至整個西方防止核擴散的底線。
“雙方在核心訴求上存在根本性分歧,”李振杰對即將到來的談判前景持審慎態度,“短期內指望任何一方做出重大讓步以取得突破,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不僅是立場的碰撞,更是安全觀念和國家主權認知的深層次沖突。
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此前的強硬聲明也印證了這一點:任何對伊朗核設施的檢查,都必須獲得其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首肯。這種基于國家主權和安全的絕對防御姿態,與歐洲基于全球核不擴散體系的安全需求,形成了尖銳的對立。
四、 出路何在?荊棘叢中的唯一小道
盡管眼前障礙重重,通往解決方案的道路并非完全封閉。專家共識是,外交談判仍是唯一的可行出路。
李振杰明確指出:“長遠來看,政治外交途徑是解決伊核問題唯一現實的路徑。” 他進一步援引歷史教訓警示:“過去的事實一再證明,單純依靠制裁施壓甚至武力威懾推動的談判,往往難以開花結果。要永久性地解開伊核死結,唯有通過真正平等的對話,并創新性地建立雙方都能接受的機制。”
當前最大的挑戰在于,如何搭建一個“更加公平且透明的談判框架”。這個框架必須完成雙重使命:既要努力彌合各方在核心議題(尤其是濃縮鈾權利)上巨大的認知鴻溝,又要設計并落實一套能贏得國際社會信任的核查與監督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外長阿拉格奇在7月22日的表態中留下了一絲余地。他證實伊朗在遭受美以打擊后“暫停了部分鈾濃縮活動”,但關鍵性地強調“并未放棄”其核計劃。這暗示了在一定條件下重返談判的可能性,盡管前提條件非常苛刻——他明確表示,恢復與美國的直接談判,前提是“華盛頓愿意做出互惠和均衡的核協議”。
結語:8月底的最后通牒高懸,10月協議失效的深淵迫近。在土耳其的談判桌上,外交官們面臨三重高壓:濃縮鈾權利的根本分歧、核查機制癱瘓導致的信任崩塌、以及不斷流逝的倒計時。歐洲想趁俄羅斯入主安理會前鎖定籌碼,伊朗則以“核黑箱”作為反制盾牌,雙方都在懸崖邊緣試探對方底線。歷史昭示,高壓僵局易將核問題拖入更危險的深淵。當談判的唯一通道被“死線”和“死結”雙重封堵,中東核安全的天空,正被加速聚攏的陰云籠罩。
參考資料: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伊朗將同歐洲“三駕馬車”舉行核談判,雙方訴求存在根本性分歧(2025年7月23日)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美國準備就核計劃直接與伊朗進行對話(2025年7月23日)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伊朗外長:遭到美國打擊后暫停鈾濃縮但未放棄(2025年7月22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