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雨幕間,共繪振興圖。7月23日,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湖北建院”)黨委書記程超勝帶領師生一行,實地考察學校十年駐村幫扶結出的“硬核”果實,慰問堅守在林區一線的駐村隊員。
泥濘山路,擋不住躬身實干的腳步。在陽日村5組山坳處,程超勝一行考察了由學校資助10萬元建設的聯農帶農藥材種植基地。
推門下車,山風裹挾著細雨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20畝蒼術在雨幕中舒展著青翠葉片。“多虧建院駐村隊的幫扶,2024年初種下的蒼術3年就能見成效,預計創收40萬!”陽日村黨總支副書記趙強指著雨中勞作的村民介紹,“這小小藥材田聯動了41戶老鄉,是村里從傳統農業轉向綠色產業的關鍵一步。”
“產業選得準,鄉親們轉型的信心就更足!”程超勝俯身查看蒼術,話語透著熱切。
雨勢未歇,程超勝一行又驅車趕往海拔1200余米的陽日村8組。胡家院子的山脊上,一片深藍色的光伏矩陣在雨霧中靜默矗立——這是湖北建院累計投入200萬元建成的320.79千伏光伏電站。雨水在太陽能板匯成細流,仿佛為這座“深山電站”鍍上流動的銀邊。
“去年發電43萬千瓦時,村集體增收,村民還能共享‘陽光分紅’!”駐村工作隊長曾昭海抹去臉上的雨水興奮地說,“這座電站不僅是能源工程,更是學校和陽日村用汗水澆筑的‘共富燈塔’。”
考察組踩著濕滑的山間公路來到最后站點——2020年啟動的350畝金果梨基地。沉甸甸的金果掛滿枝頭,雨滴在葉片上晶瑩滾動。駐村隊員介紹,這片基地豐產期預計增收260萬元,將成為村集體經濟新支柱。
“從藥材到光伏,再到金果梨,產業鏈條環環相扣,造血功能越來越強!”程超勝勉勵駐村工作隊員:“同志們鞋上的泥、身上的汗,就是湖北建院服務鄉村振興最生動的注腳。十年接力,你們把‘校地共興’的論文,寫進了陽日村的青山綠水間!”
返程時雨過天晴,車窗外的南河泛起粼粼波光,倒映著湖北建院人十年如一日的幫扶身影。
風雨無阻,篤行不輟。鄉村振興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湖北建院將繼續與陽日村肩并肩、手拉手,走出更堅實的共興之路!(通訊員:羅慶豐 喻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