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裝上了國產渦扇-20(WS-20)引擎的運-20大型運輸機,在中文網絡上開始持續曝光。在華北某地空域以編隊形式的飛行彩排,十之八九將參與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日舉行的大閱兵。
綽號“鯤鵬”的運-20,在換裝了4臺WS-20發動機以后,被中國網友稱為運-20B運輸機,航空愛好者等國外相關軍事網站,則將其稱為運-20最新變體,將其與運-20基本型(也稱為運-20A)區別開來。
開源的相關數據顯示(已不屬于敏感信息),國產WS-20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達到16噸;俄制D-30KP2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為12.5噸;仿制俄羅斯D-30KP-2發動機研發制造的國產渦扇-18(WS-18)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13.2噸。
這三款都是驅動運-20飛行的發動機,從相關數據來看,不僅WS-20發動機的推力最大,而且油耗和噪音相對于WS-18和D-30KP-2發動機都有所降低,無疑是現階段運-20最為理想的航空引擎。
一言以蔽之,俄制D-30KP-2發動機,讓運-20運輸機飛起來了;國產WS-18發動機,解決了運-20的產能瓶頸,使中國擺脫了對俄制發動機的依賴。
國產WS-20發動機,通過材料升級和工藝優化,翻修壽命達6000小時,是俄制D-30KP-2發動機3000小時的兩倍。讓運-20運輸機實現了中國航空科研人員當時設計時規劃的最大航程、最大載重量等性能指標。
據悉,運-20B在換裝被中國網友戲稱為“酒桶”的4臺WS-20引擎以后,飛行速度提升至92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達到15000米。運-20B作為運輸機,它的實用升限指標數據,幾乎與西方絕大多數現役的戰斗機相當。
運-20B的最大起飛重量,由原來179噸,提升至220噸;最大載重量由原來55噸,已經提高到66噸。在載重40噸左右時,航程由原來的7800公里,有望突破10000公里。
從互聯網上最新曝光的運-20B運輸機編隊飛行的圖片來看,WS-20發動機直徑要遠超原來的俄制D-30KP-2和WS-18發動機直徑,讓人有“力大磚飛”的感覺。
運-20B運輸機,有了4臺大推力的WS-20發動機,讓其短距起降能力提升30%。曾在海拔5000米高原的定日機場,實現了搭載50噸貨物以300米/分鐘的爬升率起飛。
作為軍用運輸機運-20B能在泥土草地、砂石跑道等場地運營,起降時對跑道的要求較之其他軍機明顯降低了,凸顯了WS-20在高溫高原環境下的穩定性。
總之,換裝國產WS-20發動機后,結合綜合航電系統集成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北斗導航裝置、高速數據鏈系統和電子對抗裝置,讓運-20B的自動化水平領先俄軍現役伊爾-76運輸機一代。
運-20B運輸機,它的性能較早期搭載俄制D-30KP-2發動機的運-20基本型實現了全面的躍升,標志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大涵道比軍用渦扇發動機技術的國家。
隨著運-20B的橫空出世,且陸續裝備中國空軍運輸機部隊,中國空軍具備了 “全球抵達” 能力。可在24小時內,向5000公里外的地區,投送合成營級規模兵力和作戰裝備。
這讓中國空軍的戰略投送能力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顯著提升了戰略威懾與應急響應能力,有了運-20B以后,中國空軍可謂后來居上,有了與美俄這般空軍強國并駕齊驅的態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