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開戰已不可避免?美空軍參謀長當著全世界承認一個事實:一旦與中方開戰,美軍在中方面前已無空中優勢。所以美國必須加大空軍投入,即使犧牲其他軍種!看來,印巴空戰中,中國戰機的表現是真的嚇到老美了。
2025年5月,南亞次大陸上空爆發的那場現代空戰徹底改寫了印巴兩國的軍事平衡,印度空軍率先發動導彈襲擊后,巴基斯坦空軍迅速反擊,在空戰中取得壓倒性勝利,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戰機正是中國制造的“梟龍”和殲-10CE。
這些戰機搭載的PL-15E超遠程空空導彈,射程超過150公里,遠超印度空軍現役的大多數空對空導彈,在超視距攻擊戰術下,印度空軍的多架先進戰機,包括法國制造的“陣風”戰斗機,紛紛被擊落。
這場空戰不僅讓中國制造的戰機一戰成名,也讓美國軍方感受到了壓力,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空軍的發展速度驚人。
以殲-20為例,這款國產五代機自2017年服役以來,不斷迭代升級。目前已批量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頭盔瞄準具和PL-15遠程空空導彈,具備超視距首發命中能力,其換裝國產WS-15發動機后,推重比提升至10以上,超音速巡航與高空機動性能大幅增強。
據外界預估,殲-20的服役數量已達300架級別,超過美國F-22的數量。
相比之下,美國空軍的處境略顯尷尬,曾經引以為傲的F-22戰斗機,雖仍被稱為空戰之王,但其誕生于1997年,服役已近30年,機體老化、航電系統落伍等問題日益凸顯。
即便美國空軍投入超過9000萬美元對其進行升級,也只是在止血,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戰略層面的問題。
而F-35雖產量龐大,卻定位為打擊平臺,空戰性能遠不如F-22,在面對殲-20這種純正重型隱身戰斗機時根本無力應對。
更讓美國空軍焦慮的是,中國在六代機領域已實現突破,反觀美國的F-47,直到現在連完整外形圖都沒有公開,雖有消息稱波音中標了,已進入EMD階段,但要實現初始戰力形成,可能要到2032年以后。
面對中國空軍的快速崛起,美國空軍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定位,奧爾文提出,美軍未來應依托“新一代戰機”“跨領域指揮”“敏捷部署作戰”三大支柱,實現空軍力量對中國的持續威懾與前沿優勢再建。
為此,美國空軍在2025財年獲得超過2600億美元軍費,在諸軍種中占據首位,然而,空軍內部資源競爭激烈,F-35和F-15EX的采購預算擠壓了其他項目的發展空間。
此外,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的進步也不容忽視,中國的“神雕”無人預警機,作為全球首款專用于反隱身作戰的大型無人預警機,裝備分布式有源相控陣雷達,可在500公里外精準鎖定像F-22、F-35等隱身戰機。
而美國在無人機協同作戰方面的進展相對緩慢,其“協同作戰飛機”項目仍處于研發測試階段。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中美空軍之間仍存在的差距,美國空軍擁有超過600架戰略運輸機、400架加油機以及一支龐大的戰略轟炸機隊,這是中國空軍短時間內難以趕超的,但隨著運-20加油機和大型運輸機的批量列裝,中國空軍的遠程作戰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較量中,誰能笑到最后,還需時間來檢驗,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中國空軍的崛起,已成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地區穩定的關鍵力量,而美國空軍要想重新奪回空中優勢,不僅需要加大投入,更需要在技術創新和戰略轉型上取得實質性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