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懸壺百世芳,杏林濺淚甌江水。”
這是鄭建新導演,為摯友方炳木寫下的挽聯。短短十四字,道盡了一位醫生的傳奇一生,也道出了無數人心中的悲痛與不舍。
7月21日,麗水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血液病學權威、麗水市勞動模范、處州名人館首批入選名醫——方炳木醫生,因突發原因去世,年僅62歲。
消息一出,全網嘩然。
他不是“普通醫生”,他是無數患者心中的“救命恩人”;他不是“退休老者”,而是醫學界的“常青樹”;他不是“默默無聞”,而是剛剛在今年3月,才被載入麗水名人館的“時代楷模”。
可他走了,走得如此突然,仿佛昨天還在診室里為病人把脈問診,今天卻已化作一縷青煙,留下無數遺憾。
62歲,在醫學界是什么概念?是經驗最豐富的年紀,是技術最成熟的階段,是桃李滿天下的時候。
方炳木醫生,是麗水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溫州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麗水市血液病學首席專家,曾主持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發表論文60余篇,科研成果屢獲浙江省醫藥科技獎、麗水市科技進步獎。
他曾從死亡線上拉回一位急性白血病患者;他曾推動浙西南血液學的發展;他曾全程主持第六屆甬臺溫金麗衢血液學年會;他曾是衛生部高級血液醫師研究班成員……
這樣的醫生,本該繼續為更多人“懸壺濟世”,卻在最該發光發熱的年紀,猝然離世。
他的去世,是麗水醫學界的巨大損失,更是無數患者心中的“晴天霹靂”。
據鄭建新導演在視頻中透露,當天方炳木的追悼會現場,來了許多人。
有他生前的同事醫生,有曾經被他救治過的病人,有社會各界人士,甚至還有不少慕名而來、只為送他最后一程的陌生人。
他們不是來“看熱鬧”的,他們是來送別一位真正的“白衣天使”。
有網友留言:“好人為什么命不長?”“淳安人的驕傲,世人的好醫生。”“他救了那么多人,為什么救不了自己?”
這些話,不是溢美之詞,而是發自內心的敬意與惋惜。
“醫者不能自醫。”這句話,在方炳木身上再次應驗。
他擁有最好的醫療條件,身邊是無數醫學同行,按理說,如果真的是疾病導致,不可能“毫無征兆”。
可他就是走了,走得讓人措手不及。
這不禁讓人深思:我們總以為,醫生就該“百毒不侵”,可事實上,他們也是人,也會累、也會病、也會倒下。
他們救得了別人,卻未必救得了自己。
更諷刺的是,很多人在身體出問題前,總覺得自己“扛得住”,直到倒下的那一刻才明白:健康,才是人生真正的資本。
今年3月,麗水市人民醫院首批9名醫生入選“處州名人館”,方炳木正是其中之一。
那一刻,他是“處州名醫”,是麗水的驕傲,是無數年輕人學習的榜樣。可才短短不到半年,他就成了“歷史人物”,這讓人唏噓不已。
他本該繼續在醫學道路上發光發熱,繼續為更多人帶去希望和生命。可命運無常,生死無情。
方炳木的離世,給所有人敲響了一記警鐘。
我們總以為,名利、地位、財富是人生的全部,可當生命走到盡頭時,你會發現,這些都不過是“身外之物”。
真正值得珍惜的,是健康,是陪伴,是活著的每一天。
他救了無數人,卻沒能救自己;他擁有無數榮譽,卻無法帶走一分一毫;他站在醫學巔峰,卻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這,就是人生。
方炳木醫生走了,但他的醫者仁心不會消失。他救過的人,會永遠記得他的恩情;他教過的學生,會繼續傳承他的精神;他推動的醫學事業,會繼續向前發展。
他的一生,是“懸壺濟世”的一生,是“杏林春暖”的一生。
愿他在天堂沒有病痛,只有掌聲與敬意。愿每一個醫生,都能被善待,也被自己善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