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晏雯 王晨曦
攝影記者 李輝
實習生 張藝馨
2025年7月24日清晨,武昌殯儀館天樂廳內挽聯低垂,白菊如雪。8時整,隨著哀樂響起,著名整形外科專家、有“龍一刀”美譽的龍道疇教授遺體告別儀式舉行。數百名送別者在哀樂中排起長隊,用哽咽與默哀送別這位90歲的醫學巨匠最后一程。
這位中國整形外科學奠基人之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整形美容外科創始人,于7月22日13時05分在武漢逝世,享年90歲。
告別廳內,龍道疇教授的遺像掛在正中,眼神依舊透著專注。兩側花圈層層疊疊,國內整形外科同道以及他的生前好友、同事和學生們靜靜肅立,空氣中彌漫著哀傷。
精益求精,手術十幾個小時是常事
龍道疇教授一生致力于整形外科事業,被譽為“龍一刀”。他醫術精湛,追求極致,常教導學生:“要做別人做不到的手術,做好能做的手術?!边@一理念貫穿了他的職業生涯。也正因如此,他在全球率先主持完成了陰莖延長、陰莖加粗、陰莖大部分缺損的修復、陰莖再造并神經移植術、帶薄皮片毛囊移植治療禿發癥、會陰島狀皮瓣治療后尿道狹窄等創新性醫療技術。
“龍老做手術精益求精,十多個小時不下臺是常事。他總說‘患者因為肢體殘損來找醫生,我們爭取一次性把手術做好,減輕他們的負擔’。”作為龍道疇教授的學生及學術傳承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美容整形科王松山教授回憶,“我20多歲時跟著龍教授做手術,那時他已50多歲。有一次連續十幾個小時的手術,他的小腿因長時間站立腫得按下去就是一個坑,但他堅持不下臺,直到手術圓滿完成?!蓖跛缮浇淌谡f,龍教授不僅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更以行動詮釋了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王松山教授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
龍道疇教授的醫德同樣令人敬仰。他的多名學生提到,龍教授對待患者一視同仁,無論來自城市還是農村,無論貧富,都傾盡全力救治,甚至自掏腰包幫助困難患者。2009年,王松山在參與四川地震災后援建醫療隊時,遇到了一對兩性畸形的姐妹,于是立即與龍教授商量,將姐妹倆接回醫院治療。龍教授帶領全科醫生,共同為兩姐妹進行了免費手術,將她們的人生帶上了正軌。
誨人不倦,培養了大批醫學人才
作為研究生導師,龍道疇教授樂于施教、誨人不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研究生及兄弟單位的學科骨干。他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傳授技術,更關心他們的成長。
王松山教授說:“龍教授對晚輩關懷備至,不僅在專業上悉心指導,還積極為我們爭取學習機會。他推薦我們到北京、上海等頂尖醫院進修,幫助我們拓寬視野、提升能力?!痹谒呐囵B下,許多學生已成為國內整形外科領域的中堅力量。
“仗刀走天下,著書濟蒼生?!饼埖喇牻淌谝簧趭^而純粹,忠實踐行了“做一名好醫生、做一名好老師”的誓言。他主編的多部醫學著作成為行業經典,創立的多項術式被廣泛應用,為中國乃至世界整形外科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告別儀式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負責人表示:“龍道疇教授是醫院的驕傲,他的離去是人民醫院和醫學界的重大損失。但他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將激勵一代又一代醫學工作者不斷前行?!?/p>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