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一天提車,多花10萬塊?
前幾天,上頭突然宣布將超豪華小汽車10%的消費稅起征門檻從130萬元下調至90萬元,而且沒有緩沖時間,消息公布3天后的7月20日就已經開始執行了。
這里要先科普下,上面的130萬元和90萬元都不含增值稅,而平時我們買車的車價都包含了13%增值稅,也就是說“豪車稅”的起征車價實際上是從原來的146.9萬元(130萬元×1.13)降至101.7萬元(90萬元×1.13)。
這意味著,現在只要車價超過101.7萬元,就要多掏至少9萬元的消費稅。
而且最關鍵的是,這次政策調整不僅降低了門檻,還擴大了征收范圍,不管是燃油車、純電車還是插混車,只要超過起征門檻,通通都得交稅,所以國產高端新能源車也逃不過。
門檻一下降,進口豪車肯定最受傷,畢竟它們可是中國超豪華市場的扛把子。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價格為101.7萬元以上的新車共銷售3.7萬輛,其中奔馳占比48%,銷量為1.6萬輛;路虎占比23%,銷量為0.85萬輛;保時捷占比18%,銷量為0.68萬輛;雷克薩斯占比8%,銷量為0.3萬輛;賓利占3%,銷量為1100輛。
本來傳統豪車就不好賣,現在可能更不好賣了。
保時捷Cayenne(參數丨圖片)/Panamera、奧迪A8、路虎衛士、邁巴赫S級的部分車型,原本踩著146.9萬元的售價門檻,以前還能靠“選裝包+低配價”的手段卡紅線,但是現在一下就現原形了。比如邁巴赫S480,售價為146.8萬元,消費稅門檻調整后要多交近13萬元消費稅。
雖說各位富哥富姐不缺這10來萬,但是現在應該也會多猶豫一下。本來保時捷、路虎這些品牌在華銷量就一直下滑,接下去可怎么辦呢?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豪華品牌肯定不能坐以待斃。
在政策正式實施前,這些品牌基本都在加緊聯系意向客戶,不少4S店用“7月19日前下定免稅費”的話術,吸引消費者提前鎖定訂單。捷豹路虎高管還發朋友圈稱,多家4S店72小時連軸轉,希望在新政實施前盡可能促成更多成交。
而在政策實施后,車企們又通過推出“兜底”政策來穩定意向車主。捷豹路虎承諾7月20日至31日期間購買指定車型,新增消費稅由品牌全額承擔。
奔馳則采取經銷商補貼策略,即日起至8月31日,購買奔馳S級轎車指定車型可享限時尊享價,并由經銷商全額承擔消費稅。同時,奔馳還給出了年利率5.99%起的金融貸款方案,以及置換或增購的1.5萬元保險支持權益。
不過明眼人都能看出,“兜底”政策只能應付一時,車企們還得想想其他的辦法。一些車企選擇官降,從源頭解決問題,實在不行的還玩起了“選裝包”策略。
寶馬、奧迪的經銷商們開始引導用戶選擇低配車型或者拆分選裝包來規避消費稅,簡單來說就是把高級音響、輪轂這些配置變為選裝,通過后期加裝的方式來降低開票價格。
在超豪華車這塊,國產車最近幾年集中發力,不少車型的售價都達到了百萬級別,如比亞迪旗下的仰望U8(109.8萬元起),還有鴻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70.8萬-101.8萬)。
現在進口豪車受到消費稅的影響后,國產豪車的春天就來了嗎?
“豪車稅”調整后,其實國產豪車也要交稅,比如仰望U8豪華型和尊界S800頂配車型正好卡在了101.7萬元以上。不過這兩款車型的定價十分接近征稅門檻,稍微調價就可以不交稅了。
另外對國產新能源豪車而言,優勢還在于主銷車型基本是中低配版本,比如尊界S800,除頂配車型外,剩下車型的價格都在90萬元以下,跟同級進口豪車相比,不僅本身車價有優勢,而且還不用交高價豪車稅,性價比優勢其實會被瞬間放大。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90萬元以上新能源豪車銷量增速高達120%,而燃油豪車為-15%。換言之,國產新能源豪車的“錢景”一片光明。其實也可以看出,上頭正用“稅差”的方式鼓勵大家選擇國產新能源豪車。
雖然有政策的助攻,但也不代表國產新能源豪車能輕易躺平。有數據顯示,豪車市場中愿意為“品牌故事”多花10%以上溢價的用戶,占比高達48%。對國產新能源豪車而言,能否塑造起品牌光環?需要多久才能講好品牌故事?還需要打個問號。
此外,目前國產高端新能源車的平均利潤率遠不及保時捷、奔馳這些傳統豪強,即使現在有“稅差”優勢,但是保不齊哪天進口豪車開始降價,屆時對國產新能源豪車的成本控制和規模化,將是個巨大挑戰。
不過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上頭已經把梯子搭好,能不能爬到天花板,就看國產豪車接下來如何發揮了~
最后,現在你們會砸更多錢買進口豪車,還是轉投國產豪車的懷抱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