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印度航空空難英國家屬的律師稱,家屬們悲痛萬分,他們發現親人的遺體在遣返前被錯誤確認身份。
一名遇難者親屬在得知棺材內另有一名身份不明乘客的遺體后,不得不擱置葬禮計劃。
據《每日郵報》報道,另一起案例中,多名遇難者的遺體被誤裝入同一棺材,下葬前不得不先行分離。
此消息發布之際,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正于周三開啟對倫敦的為期兩天國事訪問。期間,莫迪將與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會面,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印英自由貿易協定。
據《每日郵報》報道,倫敦內西區高級驗尸官菲奧娜?威爾科克斯博士在嘗試通過比對被遣返英國籍遇難者的 DNA 與家屬提供的樣本以核實身份時,發現了身份確認錯誤。
6 月 12 日,一架飛往倫敦的波音 787 “夢想客機” 從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后不久撞上一所醫學院,機上 241 人全部遇難,其中 52 人為英國籍公民。事故還造成地面 19 人當場死亡、67 人重傷。
初步調查報告顯示,飛機的燃油開關被調至 “切斷” 位置,這不僅加劇了事故的神秘感,也令遇難者家屬在悲痛之余更迫切地尋求答案。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 7 月 10 日發布的報告指出,飛機起飛后,兩個燃油開關被立即移至 “切斷” 位置,導致發動機燃油供應中斷。
代表多名英國遇難者家庭的航空律師詹姆斯?希利 - 普拉特(James Healy-Pratt)表示,盡管部分遇難者已在印度火化或安葬,但至少有 12 名遇難者的遺體已被遣返。
他表示,預計斯塔默本周在倫敦與莫迪會晤時將提及這些問題。“這些家屬理應得到關于親人遺體下落的緊急答復與保證,” 希利 - 普拉特稱。他向《每日郵報》透露,自己正在調查身份確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過去一個月,我走訪了這些英國遇難者家庭,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親人能夠‘回家’。但部分家屬領回的卻是錯誤的遺體,這顯然讓他們心煩意亂。這種狀況已持續數周,我認為這些家庭理應得到解釋。”
他表示,盡管收到 “混合” 遺體的家庭得以將遺體分離并舉行葬禮,但另一個家庭卻 “陷入不確定狀態”。
“(他們)至今未能安葬親人,因為棺材里裝的是錯誤的人。如果不是他們的親屬,那么問題來了:棺材里究竟是誰?很可能是另一名乘客,而其親屬則領回了錯誤的遺體。”
他補充道:“驗尸官也因此面臨一個問題 —— 其管轄范圍內出現了一名身份不明者。”
“根據現有證據,這些遇難者遺體的保管鏈條存在令人無法接受的疏漏,” 他說,“我們正在調查這些失職行為的原因,并代表這些值得幫助的英國家庭尋求答復。”
來自格洛斯特的阿基爾?納納巴瓦、漢娜?沃拉吉及其四歲女兒薩拉一家三口均在此次墜機事故中喪生,其家屬向《衛報》表示,盡管他們確認收到了正確的遺體,但身份確認過程 “充滿了深深的不安”。
“飛機失事后約一周,我們收到了三位摯愛親人的正式身份確認,” 該家庭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盡管我們對能依照伊斯蘭信仰將他們安葬在印度心懷感激,但整個過程仍充滿了深深的不安。”
“從一開始,遇難者身份確認與遣返事宜的處理就明顯缺乏透明度與問責機制。溝通不暢,流程模糊。無論在印度還是英國,遇難者家屬提出的擔憂往往石沉大海。”
“我們將繼續呼吁透明度、真相與問責,不僅為了我們自己,也為每一個受影響的家庭。”
印度航空表示,對于遺體誤送的報道不予置評。但一位不愿具名的航空公司官員稱,該公司并未參與遺體身份確認工作,“是醫院負責近親屬匹配確認,” 該官員表示。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賈伊斯瓦爾表示:“我們已注意到相關報道,自察覺到這些擔憂與問題以來,一直與英國方面保持密切合作。”
他補充道:“悲劇發生后,相關部門已依據既定規程和技術標準對遇難者身份進行了確認。所有遺體均得到最專業的處理,死者尊嚴得到充分尊重。我們將繼續與英國當局合作,解決與此問題相關的各類事宜。”
參與協調身份確認工作的艾哈邁達巴德公立醫院一名高級官員表示:“所有工作均在高度科學的基礎上開展。” 他拒絕進一步置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