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松溪縣茶平鄉劉屯村,160畝接天蓮葉隨風搖曳,不時有游客舉起手機定格“荷塘月色”的旖旎風光。近年來,這個被譽為“南大門”的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正以荷蝦共生的生態模式為核心,將“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探索出一條生態效益與村民增收雙贏的振興路徑。
“以前種地看天吃飯,現在荷塘打工月月有收入!”正在采摘蓮蓬的村民張大姐擦著汗笑道。她口中的變化,源于村里創新的“荷蝦共生”模式。在政府扶持下,劉屯村對荷塘全面升級,水下養蝦,水面賞花,形成獨特生態鏈。“荷蝦共生減少了農藥使用,蝦子吃害蟲,荷花凈化水質,生態效益看得見摸得著。”劉屯村駐村第一書記黃輝介紹。
清晨,劉屯村荷塘邊的木質棧道上已經排開了遮陽傘。游客把半截豬肝掛上釣鉤,輕輕一甩,細長的竹竿劃出一道弧線,魚線末端的小浮漂穩穩落在一片翠綠的荷葉旁。不一會,浮漂猛地一沉,一只張牙舞爪的清水小龍蝦破水而出,鉗子還牢牢夾著豬肝。“上鉤了!”她興奮地把戰利品放進腳邊的小水桶,桶底已經爬了七八只“紅盔甲”,蝦殼在陽光下閃著青亮的光。
“2021年起,鄉政府陸續提供資金,對荷塘景觀、步行棧道及周邊環境進行提檔升級,同時依托松溪講習班、吃茶話事、湛盧夜話等多種載體,舉辦培訓班,幫助村民提高綜合素質,促進經濟增長。”茶平鄉黨委副書記楊敬介紹道。該項目能提升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增加互動與趣味,尤其能吸引家庭和團隊的旅客,進而實現多元化經營,預計游客量將增加約20%,收入可提升25%。
“荷塘月色向來是劉屯村的一張名片,也是眾多游客的打卡點,所推出的‘美景+美食+體驗’的結合不僅能吸引旅客,增加樂趣與吸引力,還能提高互動性和滿意度,延長游客游玩時間,促進消費,創造多元化的收入,不斷提升劉屯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劉屯村駐村第一書記黃輝說道。
為確保產品品質,劉屯村對荷塘產出的小龍蝦(以野生和生態放養為主)建立了嚴格的抽檢制度,監控其大小、活力及健康狀況。成本控制得力,并與市場口碑良好的商戶合作,確保產品從荷塘到市場均符合規格標準,贏得消費者信任。
如何避免旅游淡季資源閑置?劉屯村給出“四季答卷”:春有踏青采茶、夏可賞荷垂釣、秋來采摘攝影、冬品民俗研學。“上級黨委政府和劉屯村鼓勵農產品深加工以促進鄉村經濟增長,但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我們將來會根據市場的需求,通過技術合作和資金援助的形式來實現產品的深入加工,如荷葉茶、蓮藕粉等,讓‘荷塘月色’成為閩北鄉村旅游的‘常青IP’。”黃輝表示。
來源 | 今日松溪
編審 | 華陽
終審 | 楊曉華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