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Meta 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做了一個震動硅谷的決定:以 143 億美元收購數據標注巨頭 Scale AI,并將其 28 歲的創始人亞歷山大?王推上 Meta 首任首席 AI 官的位置,讓他牽頭新成立的 “超級智能實驗室”。
這支被稱為 “AI 夢之隊” 的團隊里,既有前 GitHub CEO 納特?弗里德曼、AI 初創公司 Safe Superintelligence 創始人丹尼爾?格羅斯這樣的業界大佬,也有從 OpenAI、谷歌、蘋果挖來的頂尖研究員 —— 據傳有人的薪酬包高達約 1 億美元,蘋果前基礎模型負責人更是被曝 4 年將拿大概2 億美元。
扎克伯格在社交平臺 Threads 上直言:“我要打造行業最精英、人才密度最高的團隊。” 這場豪賭的目標清晰又瘋狂:不僅要逆轉 Meta 在 AI 競賽中的頹勢,更要率先實現 “超級智能”,把 OpenAI、谷歌等對手甩在身后。
砸錢、挖人:Meta 的 “超級智能” 沖刺
Meta 的投入早已超出 “激進” 的范疇。
扎克伯格在內部備忘錄中透露,公司正建設以 “普羅米修斯”“許珀里翁” 命名的超大型數據中心,其中一個的占地面積接近曼哈頓;未來將投入 “數千億美元” 用于算力建設。他甚至斷言:“開發超級智能的目標已近在眼前。”
這股決心源于 Meta 近年的焦慮。盡管其開源大模型 Llama 系列曾引發轟動,但始終難以保持領先:OpenAI 的 GPT 系列、谷歌的 Gemini、Anthropic 的 Claude 總能通過迭代反超。2025 年 4 月 Llama 4 發布后,更因 “性能虛高”“趕工痕跡重” 被業內質疑 “落后于DeepSeek 等開源對手”。
為了破局,扎克伯格徹底改變了 Meta 的 AI 掌舵邏輯 —— 不再依賴科學家和產品經理,而是押注 “創業者”。正如風投人亞歷克斯?任所言:“OpenAI 靠山姆?奧特曼這樣懂商業的 CEO 領跑,Meta 也需要創始人型領導者。” 而亞歷山大?王,正是他眼中的最佳人選。
“超級智能” 到底是什么?
在硅谷大佬口中,“超級智能” 被說得像 “即將到站的列車”,但它至今沒有公認定義。簡單說,它指 “在科學創造力、智慧、社交能力等幾乎所有領域遠超人類的 AI”,比 “人工通用智能(AGI,具備人類級通用能力的 AI)” 更進一步。
關于實現時間,業內眾說紛紜:有人認為 “幾年內就能實現”,也有人覺得 “可能永遠達不到”。但扎克伯格和 OpenAI CEO 山姆?奧特曼的判斷驚人一致 ——“已近在咫尺”。
扎克伯格的底氣,來自 Meta 的 “硬實力”:其全球數據中心的算力規模遠超中小型實驗室,年營收超 1640 億美元的體量,也讓它能承受 “數千億美元砸向算力” 的燒錢節奏。但對手們同樣不好惹:微軟、谷歌每年投在 AI 基建上的錢以百億計,OpenAI 更計劃聯合軟銀等伙伴砸 5000 億美元建 “星門” 數據中心網絡。這場競賽,本質是 “資本 + 人才” 的極限比拼。
為什么是亞歷山大?王?
這個 28 歲的年輕人,履歷里寫滿了 “非常規”。
他是移民后代,父母是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核物理學家;亞歷山大·王的名字亞歷山大的英文拼寫是Alexandr,比通用拼法少了一個e。
在中國傳統中,數字“8”承載著許多美好寓意,于是他的父母想讓他的名字剛好有8個字母。
19 歲他從麻省理工輟學,在硅谷一間泳池房里和合伙人露西?郭創辦了 Scale AI—— 最初想做醫生 concierge 服務(高端醫療 concierge 服務),后來靠 AI 訓練數據標注業務爆紅。
Scale 的成功,恰恰踩中了 AI 發展的核心:數據是模型的 “燃料”。當年露西的手機因接數據訂單通知太多而死機的故事,成了硅谷創業神話的經典片段。到 2024 年,Scale 已成為 Meta、OpenAI 等巨頭的核心數據供應商,王也成了全球最年輕的白手起家億萬富翁。
扎克伯格對他的信任來得很快。2025 年 4 月起,兩人頻繁在扎克伯格的太浩湖別墅、帕洛阿爾托住所密談,扎克伯格甚至會在與顧問交流時引用王的觀點。在知情人看來,王的獨特之處在于 “打破硅谷的標簽化”:“他們總說‘這人是技術派,那人是商業派’,但王兩者兼具。”
他的團隊伙伴更看重他的 “野心”。前 Scale 員工回憶,公司信條 “野心塑造現實” 正是王的寫照;有位風投人言:“他懂技術、懂商業,會聽研究員的話,還有扎克伯格的意志力撐腰 —— 這組合太可怕了。”
豪賭的終點:成功還是泡沫?
王接手的,是一個 “既要又要” 的難題:短期要讓LLaMA系列重歸巔峰(比如決定是否繼續開源),長期要沖刺 “超級智能” 這個虛無縹緲的目標。
支持者認為,Meta 的優勢無可替代:34 億用戶的生態能為模型提供海量真實場景數據,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能支撐最激進的訓練方案,而王帶來的 “創業者思維”,能打破科研與商業的壁壘。
但質疑者也不少:王從未親自做過大模型,這支 “天價團隊” 能否磨合出化學反應?OpenAI、谷歌等對手會不會先一步撞線?
一位 Meta AI 研究員的話或許最實在:“如果未來 6 個月,這支團隊能在前沿 AI 領域搞出大動靜,一切投入都值;反之,再大的野心也只是空談。”
這場由扎克伯格發起、亞歷山大?王操盤的超級賭局,才剛剛開始。
#美國##財經##科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