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七月,常熟法院來了
一群可愛又勤勞的實習生;
懷揣著對法治理想的憧憬,
他們在法官、書記員的帶領下
進行著司法實務實踐。
知行合一,是最生動的法治課堂,
讓我們聽聽,
這群實習生眼中的法院工作是怎樣,
他們又有哪些收獲?
我是顏宇涵,一名來自鹽城師范學院法學院的大三學生。作為法學專業的學子,為了進一步夯實理論基礎、積累實踐經驗,這個暑假,我踏入了心儀已久的常熟法院,在刑事審判庭開啟了自己的司法實踐之旅。
法院是極具莊重的審判機關,其工作直接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的彰顯。在刑庭實習期間,我接觸到的每一個刑事案件都關乎眾多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對待每個案件都需秉持公正客觀的態度,遵循罪刑法定等刑法原則,確保受害人的權益得到切實保障,被告人受到應有的懲處,正義得以伸張。
實習期間,我和法官在同一辦公室,每天看著他們查閱案件資料、核對證據材料,與公訴人、辯護人等進行交流,幾乎片刻不得閑。有時候,看似開庭時間較短的速裁案件,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庭前準備工作,這讓我深切體會到了審判人員的艱辛。
在實習期間,我的任務是協助書記員完成案卷整理、文書打印等工作。這些工作看似簡單,但我從中了解了刑事審判的工作流程,也真切體會到了“程序正義”的重要性。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二者缺一不可。
通過這次實習,我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躍出紙面,變得更加清晰、透徹,讓我對我國的司法運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是羅茵文,懷揣著對司法工作的憧憬,作為南方醫科大學法律碩士的研一新生,我在常熟法院民一庭度過了充滿收獲的兩個月。通過實習讓我了解了想象中法庭之上的唇槍舌劍僅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法院工作人員在審理案件時,從文書材料寫作到案卷材料整理,這些工作內容看似瑣碎卻至關重要。正是這些“微觀操作”,讓我得以貼近中國基層司法的真實脈搏。
民一庭里所接觸的案件如同一個社會的微型切片:建工類案件的復雜計價爭議、買賣糾紛中對一紙憑證的錙銖必較、婚姻繼承中剪不斷理還亂的人情法理、以及宣告程序中對個體法律狀態的審慎確認等等。每一類案件都非課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帶著生活溫度與利益糾葛的鮮活樣本。校對判決書時,一個看似簡單的“利息計算截止日期”,背后可能是反復核對法條與事實的嚴謹;送達副本時遭遇的“閉門羹”及工作人員的智慧送達,則真切體會到程序推進的艱辛與司法送達的藝術技巧。
作為非法本背景的學生,這段經歷尤為珍貴。它迅速消解了我對法律實務的浪漫化想象,卻以最扎實的方式筑起了理解的基礎。我深刻體會到,“公平正義”的司法愿景,是由無數份準確無誤的文書、每一次規范有效的送達、以及法官在個案中對法條精神的精準把握所共同構建的。在卷宗的翻動聲和打印機的嗡鳴中,我觸摸到了法治運作最基礎的齒輪——它們或許微小,卻不可或缺。這段實習,是我法律生涯中一堂深刻而務實的“入門課”,它教會我敬畏程序的重量,也看清了未來精進的方向。
我是歸億凱,是泰州學院大三的學生。這個暑假,我有幸在常熟法院民一庭實習。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這次實習讓我真正走出課本,近距離觀察法律的運作,收獲遠超課堂。
在學校里,我們分析案例時總是條理清晰,但現實中很多案子并不像教科書那樣非黑即白。比如一個簡單的借貸糾紛,原告證據充分,但被告確實經濟困難,法官不僅要考慮法律適用,還要權衡執行的可能性,進而提出一攬子化解糾紛的方案。這讓我明白,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要在現實矛盾中尋找平衡。
這次實習經歷更讓我感受到程序正義的重要意義。在送達上,如果傳票沒有依法送達,整個庭審程序可能都要重來。整理卷宗時,我也學會了如何規范地裝訂材料、編寫目錄,這些看似瑣碎的工作,卻是案件順利推進的基礎。
我原以為法官的工作就是處理法律事務,但實際上很多關乎民生的案件更需要法官結合法理、情理同向發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離婚案件,雙方情緒激動,法官沒有直接走程序開庭,而是花了大量時間耐心傾聽雙方訴求,最終促成和解。這讓我意識到,法律不僅是“判對錯”,更要“解心結”。
帶我的法官常說:“法律要講證據,但辦案要講良心。”實習期間,我學會了如何規范地記錄庭審、撰寫文書,也看到了法官如何在法律框架內平衡保障弱勢群體。這種專業與同理心的結合,正是法律職業的魅力所在。
這次實習讓我對法律工作有了更真實的認識——它不僅是邏輯和法條,更是與人打交道、解決實際問題的藝術?;氐綄W校后,我會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希望未來能成為一名既有專業能力又有社會責任感的法律人。
我是王星月,是南京理工大學法學專業的大二學生,在常熟法院民二庭的實習經歷,是我大學生活與學習經歷中一段寶貴的組成部分。
初入法院,莊嚴的國徽、肅穆的法庭,讓我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威嚴與神圣。在這里,我協助法官整理卷宗,從堆積如山的材料中,我看到了每一個案件背后復雜的事實和激烈的矛盾沖突,也明白了法律文書上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承載著當事人的權益與期望。
在法院實習的日子里,每天繁忙但充實的工作正是我親身體會理論知識在法律實踐中得以具體運用的過程,這使我對于法律的價值與重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這段實習經歷,是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它讓我從理論走向實踐,從書本走向社會。未來,我將帶著這份對法律的敬畏與熱愛,不斷學習,努力成長,在法治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感謝每一位實習生的辛苦付出,
希望你們通過實習經歷的所思所悟,
投身于更為廣闊的法治曠野。
在每一個案件的是非對錯中,
感受人情冷暖與法治思維;
在每一場庭審的交鋒中,
提升溝通協作的工作能力;
在每一站司法實踐的收獲中,
獲得法治精神的無窮力量。
愿你們保持初心、不負韶華,
期待你們走得更高、更遠。
供稿|政治部
編輯|陳夏芝
排版|戴曉潔
審核|張 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