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廣元
您觸手可及的朋友圈
為增強鄉村老年群體識詐防騙能力,7月13日至7月19日,西華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鄉約法暉”工作隊在劍閣縣劍門關雄關社區,開展“發揚法治精神,筑夢雄關同行”專項普法宣傳活動。本次活動聚焦保健品、投資理財、冒充公檢法、中獎、黃昏戀、養老及電信詐騙等七類高發騙局,實踐隊通過扎實準備與深入調研,將法律知識送到老人身邊,為鄉鎮“銀發族”筑起一道堅實的反詐安全屏障。
01
精準聚焦,培訓先行筑牢知識根基
活動啟動前期,“鄉約法暉”工作隊隊長文苞丁召開專項培訓與策劃會議,深入研究各類針對老年人群體的詐騙手法、法律盲點與防范要點。通過案例剖析、情景模擬演練與專家指導,隊員們不僅系統掌握了反詐法律知識,更提升了用通俗易懂語言向老人傳遞復雜信息、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為后續深入鄉村精準普法奠定了堅實基礎。
02
多措并舉,普法宣傳深入田間地頭
在雄關社區的社區活動中心、村頭廣場及老人家中,實踐隊員化身“銀發守護者”,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將“天價保健品陷阱”、“高息理財騙局”、“假公安電話恐嚇”、“黃昏戀殺豬盤”等典型騙局搬上“鄉鎮舞臺”,通過生動演繹與深度剖析,讓抽象騙術變得可見可感。同時團隊還開展互動答疑一對一環節,設立咨詢臺,耐心解答老人關于“陌生中獎短信”、“養老項目投資”、“可疑轉賬要求”等困惑,手把手指導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提醒老年人們牢記“不聽、不信、不轉賬”原則。普法活動結束后,隊員們發放精心編印圖文并茂、字體放大的《老年人防騙指南》宣傳冊,并清晰標注七類騙局特征與應對策略,確保老人離場后也能隨時查閱,強化記憶。
03
傾聽心聲,調研助力精準服務
普法過程中,“鄉約法暉”工作隊同步開展深入調研。通過結構化問卷與面對面訪談,“鄉約法暉”工作隊隊員們系統收集了當地老人遭遇詐騙的真實經歷、信息獲取渠道偏好以及對現有法律服務的認知與需求。這些資料不僅揭示了鄉村反詐工作的痛點和難點,而且為未來設計更精準、長效的基層普法與法律援助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據。
04
成效顯著,“銀發族”安全感倍增
活動獲得熱烈反響。多位老人表示:“以前電視里看詐騙新聞總覺得離自己遠,現在才曉得這些套路就在身邊!”“孩子們講得明白,小冊子看得清,遇到可疑電話知道怎么應對了!”雄關社區的書記表示:“大學生們把法律知識變成了老人聽得懂的‘家常話’,非常及時有效!”
本次“三下鄉”活動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青年學子社會責任感的生動實踐。“鄉約法暉”工作隊團隊以法律為盾,用真誠和專業為鄉村老人撐起了一片遠離詐騙陰霾的晴空,為提升鄉村法治建設水平、守護“夕陽紅”的幸福安寧貢獻了青春力量。
下一步,團市委將聯合縣(區)團委組織更多青年參與反詐宣傳志愿服務活動,同時利用團屬新媒體平臺推送反詐知識、典型案例、法律法規等內容,助力提升群眾防詐意識與識騙能力水平,共同筑牢守護群眾“錢袋子”的安全防線。
- End -
編輯 |徐韓丹
校審 | 陳 嵐
初審 | 蒲洪旭
值班編委 | 董 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