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晨曦穿透薄霧,光山縣的街道上有一群躍動著的橙色身影早已開始為城市“梳妝”。他們手持掃帚,推著斗車,在寂靜中開啟一天的忙碌——這是光山縣780名環衛工人的日常,也是這座城市文明最生動的注腳。在“清潔家園”行動的浪潮中,他們以平凡之軀扛起守護家園的重任,用日復一日的堅守,描繪出家鄉最美的模樣。
初心如磐:在重復中書寫堅守的力量
凌晨四點半,天還未亮透,冷潔已穿上橙色工作服,推著清掃車出現在弦山中路。這條她走了十幾年的街道,每一塊地磚、每一個角落都熟稔于心。“干這行就得‘趕早’,等市民上班時,街道得干干凈凈的。”冷潔的話語樸實無華,卻道出了所有環衛工人的心聲。
十幾年前,光山縣的街道還時常可見垃圾堆積的角落,尤其到了雨季,污水橫流、異味撲鼻是常態。冷潔還記得剛入行時的場景:“那時候工具簡單,全靠一雙手、一把掃帚,有時候清理堵塞的下水道,得蹲在地上用手掏,一天下來,身上的味兒洗都洗不掉。”但看著居民們因街道臟亂而皺起的眉頭,她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這里變個樣。” 這份初心,支撐著她走過無數個寒冬酷暑。冬天,凌晨的氣溫低至零下,掃帚上結著冰碴,她的手指凍得通紅,卻依舊麻利地清掃著落葉與垃圾;夏天,烈日炙烤著路面,地表溫度超過40℃,她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又曬干,留下一圈圈鹽漬,卻從未停下腳步。“有時候累得直不起腰,坐在路邊歇會兒,看著自己掃干凈的街道,心里就敞亮了。”冷潔的笑容里,藏著對這份工作最純粹的熱愛。
在光山縣,像冷潔這樣的環衛工人還有779名。他們分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從車水馬龍的主干道到鮮為人知的背街小巷,從綠意盎然的公園廣場到波光粼粼的河道兩岸,每日用腳步丈量著540萬平方米的清掃面積。一年365天,無論節假日還是惡劣天氣,他們始終堅守崗位,將6.1萬噸垃圾及時清運、處理,讓城市始終保持著整潔的面貌。正如冷潔所說:“干了十幾年環衛,看著街道一天比一天干凈,心里特別踏實。”這份踏實,是對初心最生動的詮釋。
創新賦能:在變革中展現擔當的智慧
隨著“清潔家園”行動的深入推進,光山縣的環衛工作不再是“一把掃帚掃到底”的傳統模式,而是向著“智慧清潔”的方向不斷邁進。面對新設備、新理念,以冷潔為代表的環衛工人沒有退縮,而是主動學習、積極適應,在變革中展現出基層勞動者的擔當與智慧。
曾經,清掃街道全靠人工,不僅效率低,而且難以徹底清理路面油污、頑固污漬。2019年,光山縣引入了第一批高壓沖洗車,看著這個“龐然大物”,不少老環衛工人犯了難,冷潔卻第一個主動報名學習操作。“一開始確實怕學不會,畢竟年紀大了,對這些新東西不太懂。”但她堅信,新設備能讓工作更輕松、更高效,“只要對清潔有好處,再難也得學。”
為了掌握高壓沖洗車的操作技巧,冷潔跟著技術人員一遍遍練習,記不住操作步驟就寫在小本子上,休息時反復琢磨。半個月后,她不僅能熟練駕駛沖洗車,還能根據不同路面情況調整水壓,將油污、泥漬徹底清理干凈。“你看這路面,用高壓水一沖,比人工掃的干凈多了,還省勁兒!”她指著剛沖洗完的街道,眼里滿是自豪。
除了機械助力,垃圾分類的推行也給環衛工作帶來了新挑戰。作為社區垃圾分類示范點的負責人,冷潔需要向居民講解分類知識,指導他們正確投放垃圾。起初,不少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有人覺得她“多管閑事”。但冷潔沒有氣餒,她挨家挨戶發放宣傳手冊,耐心解答疑問,還帶著志愿者在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小課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分類的好處。
有一次,一位大爺嫌麻煩,執意將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投放。冷潔看到后,沒有批評他,而是拿起夾子,當著大爺的面將垃圾一點點分開,一邊分一邊說:“大爺,您看,廚余垃圾單獨放,能做成肥料;其他垃圾分開處理,還能回收利用,這都是為了咱家園更干凈啊。”大爺看著她滿是汗水的額頭,不好意思地說:“姑娘,你說得對,以后我肯定分好類。”如今,在冷潔的帶動下,她負責的社區垃圾分類準確率已達到85%以上,居民們也漸漸養成了主動分類的習慣。
從操作傳統掃帚到駕馭智能設備,從單純清掃到參與垃圾分類指導,冷潔和同事們的轉型,正是光山縣環衛工作升級的縮影。他們用行動證明,平凡的崗位也能綻放智慧的光芒,基層勞動者同樣能在時代變革中與時俱進、貢獻力量。
共生共榮:在奉獻中凝聚文明的力量
一座城市的整潔,從來不是環衛工人單方面的付出,而是全民共同參與的結果。在冷潔和同事們的影響下,光山縣的居民們漸漸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形成了“全民共建清潔家園”的良好氛圍,而這份雙向奔赴,讓文明的種子在光山大地生根發芽。
每年春季,光山縣都會組織“綠色行動”,環衛工人與志愿者一起在街頭栽種花草、美化環境。冷潔總是積極參與,她帶著居民們選花種、培土壤,手把手教大家種植技巧。“你看這月季,得把根埋深點,澆水不能太多……”她的耐心指導,讓不少居民愛上了養花種草,也更懂得珍惜城市的綠色。有位參與活動的中學生說:“以前覺得環衛工人就是掃地的,現在才知道他們為城市做了這么多。我以后一定不亂扔垃圾,還要帶動同學一起愛護環境。”
如今的光山縣,街道干凈整潔,公園綠樹成蔭,河流清澈見底,“省級衛生縣城”的獎牌熠熠生輝。這份成果的背后,是780名環衛工人的默默堅守,是15萬居民的積極參與,更是“清潔家園”理念深入人心的生動體現。正如冷潔常說的:“干凈的家園,是掃出來的,更是大家共同維護出來的!”
當夕陽西下,冷潔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在回家的路上。街道上,孩子們在干凈的公園里奔跑嬉戲,笑聲清脆悅耳。她看著這一切,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這個笑容里,有辛勞后的釋然,有付出后的驕傲,更有對家園未來的美好憧憬。
光山縣的環衛工人,用掃帚丈量責任,用汗水澆灌文明。他們是平凡的,每天重復著枯燥的工作;他們又是偉大的,用堅守與奉獻守護著城市的美麗。他們是“城市美容師”,更是文明的傳遞者,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篇章。向他們致敬,向每一個為家園潔凈默默付出的人致敬!(通訊員:李建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