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深入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深切聚焦老年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探索實踐多元化、高質量養老服務模式,持續完善社區服務為基礎、市場運營為支撐、專業機構為保障的全方位、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著力滿足老年人在養老、健康、精神文化生活和社會參與等方面的現實需求,推動“養老”向“享老”轉變。
近日,柳河縣導航街道建設社區養老服務共享村社投入運營,推出“共享菜園+技能互換+工分激勵+長輩食堂”四位一體運行模式,動員轄區老年人融入村社生活,通過參與菜地種植、手工制作等勞動積累積分兌換餐券和生活用品,滿足老年人社交娛樂和就餐需求,目前已有超過30位老人參與。村社還將推出年代記憶館、流浪貓樂園、原5711軍工廠國防研學等項目,探索互助養老和文旅融合新路徑。
今年3月,柳河縣中崗街道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投入運營,棋牌室、乒乓球室、文體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充分滿足老年人文娛需求。街道通過發布公告、上門講解等方式,提高居民對中心的知曉度,并在中心開設公共餐廳,65周歲以上老年人、環衛工人、殘疾人和軍烈屬等就餐可享受優惠,同時為長期用餐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包月和外賣訂餐服務,推動實現個性化、品質化養老。
敬老愛老是通化縣經濟開發區河鮮村的光榮傳統。村黨支部根據村內年輕人多數外出務工、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實際情況,定期對老年人家庭入戶走訪,每年解決相關問題需求100余件,并領辦成立森宇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投資1200多萬元發展養老產業,實施老年公寓整體外包經營模式,為村內留守老人提供一站式養老服務,在解決子女后顧之憂、保障老人生活質量的同時每年為村集體增收36萬元。
集安市圖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位于通勝街道都城社區祥和花園附近,總投資222.7萬元,建筑面積1118平方米,設置床位20張,于去年底面向全市老年群體開放。中心嵌入社區食堂、活動中心、養生大廳及養老照護等基本服務區域,依托智慧養老平臺為有需要的老年人安裝智能設備,通過一鍵呼叫及時提供緊急上門服務,助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文養相結合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
二道江區東通化街道以打造“15分鐘養老圈”為抓手,在轄區開設日間照料室,線上線下同步宣傳開放時間和服務信息,聯合市第二人民醫院為社區老年人開展腦卒中預防講座,對轄區4829名老人開展8000余次巡訪關愛服務,檢查住房安全和生活設施,根據困難老人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配合區民政局進行適老化改造,聯系轄區優質商戶為老年人發放免費理發卡120張,營造和諧街區,共建愛老家園。
東昌區成立由區內各養老機構負責人組成的區養老協會,在養老服務標準化、專業化領域持續拓展;民主街道民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醫養結合備案工作,嘗試社區醫療融入養老機構新模式;安享頤居數字化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依據老人和商戶需求,重新規劃裝修長者食堂和功能室;康寧心理醫院備案成立養老服務機構,重點服務失智老年人;環通鄉西昌村幸福食堂爭取省級專項資金20萬元,自籌2萬元,為老年村民提供用餐服務。
老年群體是社會的寶貴財富。通化市將進一步健全養老服務網絡,大力發展老年食堂、康復護理等項目,提供助餐、助行、助醫、助急服務,鞏固居家養老基礎地位;同時強化機構養老創新示范、技能培訓等專業作用,推動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和個性化、智能化發展,促進服務資源高效調配,探索更多適合本地實際的養老服務模式。
記者:張書源
主審 | 王遠洋 審核 | 李蘊涵 編輯 | 劉佳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