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相關部門能徹查事故原因,嚴肅追究責任,給逝者家屬一個交代,也給社會一個警醒”
7月23日10時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經全力施救,6人被救出后,醫護人員確認已溺亡。另有1名老師受傷。
24日早間,中金黃金發布致歉公告,對遇難學生表示沉痛哀悼。
據學生描述,浮選槽的垂直高度有十幾米,里面是礦漿,“類似于泥石流,人掉進去動不了。”
有業內人士表示,礦漿中含有懸浮物、化學藥劑和重金屬離子,具有腐蝕性和高溫風險。
據公開資料,內蒙古礦業剛于7月11日召開了上半年安全生產委員會會議;2024年,該公司的浮選車間實現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標;今年2月,還順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層平臺地面格篩板更換。僅僅數日,卻發生了如此嚴重的事故,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這是一場讓人痛心疾首的悲劇。6名大學生,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卻又這樣戛然而止。在為逝去的生命哀悼、惋惜的同時,我們更應追問。
其一,高危區域為何允許大量人員聚集?浮選槽作為工業高危區域,具有腐蝕性和高溫風險,且業內人士都說“掉進去基本沒救”,為什么要讓學生扎堆站在格柵板上參觀?難道涉事企業和校方沒考慮過格柵板的承重極限嗎?
其二,應急救援為何如此蒼白無力?十幾米深的槽體,一旦有人墜落就是生死時速。從事故發生到救援結束,現場是否有預設的緊急救援流程?是否配備了針對礦漿環境的急救設備?是否有專業應急隊伍待命?
其三,企業安全承諾為何淪為空談?涉事企業今年2月還在宣傳“浮選車間實現零事故”,7月又強調“把安全放首位”。不禁讓人想問,那些“已更換”“已整改”的記錄,究竟是認真落實的成果,還是應付檢查的擺設?
其四,學校的安全責任為何嚴重缺位?組織學生外出實踐,本是理論結合實際的好事,但前提是將安全置于首位。學校在選擇合作企業時,是否實地核查過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參觀前是否對學生進行過針對性的安全教育?這些環節的任何疏漏,都可能讓學生處于危險之中。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官方微信發布的選礦部照片
目前,善后工作正在開展,但再多的補救措施也換不回年輕的生命。那些遇難的學生,或許正憧憬著畢業、工作,或許還在為論文選題煩惱。
如今,他們的逝去,留給家庭的是無盡的悲痛,留給社會的是深刻的反思。希望相關部門能徹查事故原因,嚴肅追究責任,給逝者家屬一個交代,也給社會一個警醒,避免類似悲劇重演。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編輯:韓靜
二審:王亞平
三審:王長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