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三甲醫院的風濕免疫科診室,王德敏的身影已堅守了半個世紀。作為國家級名老中醫王為蘭教授的學術繼承人,她深耕風濕免疫領域,尤以對干燥綜合征(中醫稱“燥痹”)的深刻見解聞名業界。
岐黃傳承:從經典中破局“燥疾”
干燥綜合征患者常陷于“口干如砂紙摩擦、眼干似沙粒刺痛”的困境,其本質在中醫屬“津枯失濡,臟腑失調”27。王德敏師承痹癥大師王為蘭,深諳《黃帝內經》“燥者濡之”之理,卻未拘泥古方。她提出“治燥需溯源”:從肺胃陰虛、肝腎精虧到氣血瘀阻,層層剖析病機,為復雜病況厘清辨證脈絡。
面對干燥癥的高度異質性,王德敏創新性提出“九維通痹”診療框架。該體系以中醫整體觀為魂,融合現代醫學對免疫機制的認知,強調:
- 深度辨證:通過舌脈、體質、情志等多維度評估,鎖定個體病機核心;
- 動態調方:如陰虛燥熱者側重滋陰增液(如沙參、麥冬),兼瘀者輔以通絡(如牡丹皮);
- 身心協同:在藥物治療外,結合飲食指導及情志疏導,助力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學術使命:守正創新的踐行者
五十載臨床沉淀,王德敏始終推動中醫現代化進程。她參與編撰《中醫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將經典方劑化裁應用于干燥癥;其團隊對“足三里-迷走神經”通路的研究,為針灸調節免疫提供了新依據。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堅持授業青年醫師,強調“先學辨證精髓,再悟醫道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