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山東省優秀革命文物保護工程推介辦法(試行)》有關規定,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二屆山東省優秀革命文物保護工程名單,此次優秀革命文物保護工程共8項,其中,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裝建立舊址修繕保護工程位列其中。
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裝建立舊址修繕保護工程
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裝建立舊址是濟南市第一批黨史教育基地,2020年列入山東省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名錄。此次修繕主要包括山門、東西偏門、東西倒座、大殿六處文物建筑。維修過程中,注重將檔案文獻與實物研究相結合,嚴格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遵循原工藝要求,確保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建筑信息。修繕后的舊址成為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裝紀念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弘揚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地址:濟南市章丘區三山峪村石峪寺
中共劉集支部舊址修繕保護工程
中共劉集支部是全國建設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這里保存和使用了陳望道翻譯的我國首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革命戰爭年代,被譽為益壽臨廣四邊縣區的“小莫斯科”;中共劉集支部舊址為一所獨立院落,現存門樓、東耳房、北屋、地道等文物建筑。本次修繕建筑為北屋、東廂房,維修中注重當地傳統民居工藝做法、保持地方風格和時代特點。中共劉集支部舊址現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委黨校現場教學基地、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等。
地址:東營市廣饒縣劉集村
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華東大學舊址)
修繕保護工程
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是二戰期間國際僑民與中國人民團結反抗日本法西斯的重要見證地。由十字樓、南北關押房等7處文物建筑組成。本次對專家1、2樓、文美樓、文華樓修繕施工過程中,秉持研究性保護理念,利用物理探測、荷載測試、材料化學分析等技術對修繕施工進行科學評估,將學術研究成果與修繕保護工程有機結合,確定舊址“原貌”。同時對舊址周邊環境和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片區將成為集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國際和平公園于一體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地址:濰坊市奎文區虞河路
泰安火車站站房(泰安火車站黨支部舊址)
修繕保護工程
泰安火車站站房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列入山東省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名錄。1927年7月在這里成立了中共泰安火車站支部,是泰安最早建立的黨支部之一,為中共泰安縣委的建立奠定了組織基礎。此次對站房修繕工程,注重發現和保護珍貴歷史信息,通過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使建筑各部位的損壞和病害的修復和遏制,做到既尊重傳統做法,又體現地方特點,保證建筑的原真性。修繕后的站房改為津浦鐵路泰安博物館,作為“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沿線重要一站,彰顯了百年站房的紅色記憶與革命歷史價值。
地址:泰安市泰山區泰山站
北洋海軍基地后勤保障設施
(機器局、工程局)修繕工程
機器局、工程局是北洋海軍基地所建最早的近代化軍事后勤設施,機器局由東西2個院落及大門、機器廠、鍛工廠、修船所等6座文物建筑組成;工程局由前后2進院落及正房、廂房、附屬房等9座文物建筑組成。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最小干預、四原”原則,研究、保護、利用理念貫穿項目全過程,最大限度保留歷史信息。通過軍地共建共管,將機器局、工程局打造為全國首個以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為主題的教育基地,辟建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展館、隱蔽戰線·特殊力量展館、保密教育展館,弘揚了文物建筑所承載的民族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地址:威海市劉公島西南部
袁樓黨支部舊址修繕展示工程
袁樓黨支部舊址是茌平縣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支部誕生地,也是茌平縣第一個共產黨員郭慶江的住所。袁樓黨支部舊址由大門、西廂房、正房組成,是典型的魯西北囤頂民居建筑。修繕工程通過對魯西北傳統民居進行深入研究,運用當地傳統材料和工藝技術對屋面、木基層、梁架、墻體、地面進行修繕,特別是對囤頂這一當地特色屋面采用灰背密實面層實現防雨防漏功能。修繕后的袁樓黨支部舊址不僅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魯西北鄉土風情的展示場所,成為紅色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典范。
地址:聊城市茌平區博平鎮袁樓村
惠民英國教會醫院
(渤海軍區衛生部新華醫學院附屬醫院)
——院長樓、教堂、護士房修繕保護工程
惠民英國教會醫院(渤海軍區衛生部新華醫學院附屬醫院),為新中國衛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存山字樓、牧師樓(兩座)、院長樓、教堂、護士房共6棟建筑。2020年列入山東省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本次修繕工程主要對院長樓、教堂、護士房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工程實施全過程,通過推進精細管理和建立多方協作機制,為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修繕工程探索了創新路徑。
地址:濱州市惠民縣惠民英國教會醫院
前王莊民居建筑群(羊山戰役戰地醫院)
修繕保護工程
前王莊民居建筑群(羊山戰役戰地醫院)是一處明清至民國時期的古建筑群。羊山戰役時期劉鄧大軍曾在此駐扎。本次修繕工程注重對建筑群原始格局、形制特點的恢復,修繕后的建筑不僅消除了建筑安全隱患,使建筑病害得到根治,還完整保留了村落原有巷道布局。置身村中能夠切實感受在羊山戰役時期的防御性村落“相互守望”的特點。前王莊民居建筑群現已成為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菏澤乃至整個魯西南地區解放史的宣傳和研究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地址:菏澤市巨野縣核桃園鎮前王莊村
編輯:劉義霞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此內容整理自“革命文物處”,如有侵犯,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