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臺灣回歸祖國大陸的事,這幾年動靜可不小。不是說馬上就會怎么樣,但從軍事、社會和政策這些方面看,國家好像已經在一步步鋪路,準備工作做得挺足的。
軍事上,國家這幾年動作頻頻,尤其是2025年,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演習強度明顯上了一個臺階。拿4月1日到2日的環臺軍演來說吧,那是東部戰區組織陸??栈鸺娐摵闲袆?,覆蓋了馬祖和臺灣本島周邊海域。
第二天直接升級成“海峽雷霆-2025A”演練,重點在臺灣海峽中部和南部,模擬查證識別、警告驅離和封鎖作戰。報道說,這次演習是為了回應臺灣當局的一些言論,強調只有一個中國。解放軍出動了大量軍艦和戰機,實戰化程度很高。
比方說,山東號航母編隊參與巡航,艦載機起降訓練直接逼近臺灣島附近。臺灣那邊統計,2025年上半年,解放軍軍機擾臺次數就超過了上千架次,平均每天都有十幾架,創了新高。像3月18日,一天出動59架軍機執行戰備警巡,臺灣空軍都應接不暇。這些不是鬧著玩的,目的是練兵備戰,順便震懾“臺獨”勢力和外部干預。
國外媒體也注意到了,美國情報部門反復提2027年大陸可能武統臺灣的說法。英國和日本的智庫也預測,如果動起來,可能用圍島或登陸方式。
說白了,這些演習常態化了,從繞島飛行到艦艇巡弋,國家在軍事上已經掌握了主動,臺海中線基本名存實亡?;鸺娨布尤耄瑴y試遠程打擊能力,目標直指臺灣的軍事設施。這樣的準備,讓人覺得國家不是在空談統一,而是真有能力在需要時行動。
再看海軍方面,2025年解放軍艦艇活動更密集了。福建艦作為第三艘航母,2025年上半年正式服役,遠洋戰力大增。臺灣軍方就警告,這艘航母服役后,中共具備更強的海上威脅能力。
2月27日,解放軍還在臺灣西南和西部海域進行聯合戰備巡邏,海警船編隊進入金門水域,執行常態化執法。5月,東部戰區又搞了實彈射擊演習,在臺灣海峽東部海岸開火,炮兵部隊模擬對海打擊。
7月,臺灣漢光演習期間,解放軍飛機356架次穿越中線,進入防空識別區。國際上,美國和日本也加強了在琉球群島的聯合軍演,但解放軍直接用艦隊回應,向南攔截南海方向的美軍,向東阻擋關島援軍。
轉到社會融合層面,這塊進展也挺明顯的,國家在用經濟和民生拉近兩岸距離。福建作為前沿,2023年國務院就出臺了支持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意見,到2025年,已經建成了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6月15日,在廈門開的專題推進會,中央臺辦和國家發改委都介紹了進展,王滬寧出席講話,強調要高質量建設示范區。資金投入大了,優惠政策一大堆,針對臺灣同胞的。比如,教育上,大陸擴大臺灣學生招生規模,2025年福建高校招了更多臺生,提供就業創業便利,辦理手續簡化了。
法律上,建了涉臺司法服務區,為臺胞在大陸生活工作提供保障。取消了福建的暫住登記,鼓勵臺胞申請居住證,直接納入社保體系。2023年9月1日生效的領事保護條例,現在臺灣同胞海外遇難時,也能享受和大陸居民一樣的保護,大使館幫忙協調。
貿易額上看,2024年福建與臺灣貿易達944億元,2025年上半年繼續增長,貨物通過港口交換頻繁?;A設施也在推,2021年規劃的福州到臺北高鐵,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早就通車了,現在預留了通臺通道,工程隊隨時能延伸。
2025年2月27日,福建公布17項措施,促進兩岸關系,鼓勵臺灣企業投資,工廠開工生產多了。文化交流也熱絡,1月到3月,清流櫻花文化季吸引了350多位臺胞參加??偟?,示范區不是空喊口號,而是實打實讓臺胞感受到好處,拉近人心。國家這步棋下得穩,先讓人回來,再談地方回歸。
政策層面,國家對統一臺灣的方針越來越明確了?!耙粐鴥芍啤弊畛蹙褪菫榕_灣設計的,后來在港澳實踐成功,現在針對臺灣的方案研究更深入。2025年5月17日,發布了《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首次明確將“斬首行動”納入對臺軍事方案,這是對臺灣當局“法理臺獨”和美國干涉的回應。
白皮書重申,和平統一是首選,但不放棄武力選項。學者區分了和平統一和非和平統一兩種情況,和平時,臺灣自治權比港澳高,中央不插手行政;非和平時,自治受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支持了近10個相關項目,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等機構開研討會,專家提出建議。反分裂國家法提供法律依據,2025年5月還完善了法律框架。
國臺辦發布會反復說,統一是歷史大勢,不會改變。3月12日發布會,陳斌華強調,以最大誠意推動和平統一,但對“臺獨”零容忍。12月25日,又說“一國兩制”在臺灣會充分考慮現實,吸收兩岸意見,照顧臺胞利益。
這些政策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為統一后治理做準備。國際上,美國干涉加劇,2025年通過了臺灣沖突嚇阻法案,撥5億美元加強臺美軍事合作,還禁止國防部用把臺灣納入中國地圖的圖。但國家回應強硬,強調臺灣問題是內政,不容外來干涉。
綜合這些跡象,國家在軍事上練就了硬實力,社會融合上拉近了距離,政策上定了框架,看起來是為臺灣回歸鋪好了路。不是說馬上就統一,但時機在成熟。國外智庫預測2027年是窗口期,但國家沒急躁,而是穩扎穩打。
臺灣那邊民調顯示,大眾對臺海形勢有不同體會,有人覺得風險高,有人覺得還好。但事實擺在那兒,統一是民心所向。咱們老百姓希望和平解決,但國家有準備,總歸是好事。
2025年中美關系緊張,特朗普上臺后,可能加關稅,但國家有底氣應對。說到底,臺灣回歸是民族復興的一部分,國家這些年經濟軍事實力上去了,統一的基礎更牢了。未來怎么走,還得看兩岸互動,但從跡象看,國家已經做好了多手準備,不會讓外部勢力得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