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閆明 通訊員張華 崔廣勛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鼓樓街道72歲的王大爺是參加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的重度失能人員,因腦梗后遺癥長期臥床20余年,日常翻身、移動全靠老伴協助,家庭照護壓力極大。濟寧市兗州區醫療保障局和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濟寧市中心支公司在前期摸排中了解到其需求后,主動指導家屬線下提交申請,協調第三方評估機構快速進行適配評估,僅用1個工作日就完成了從申請到電動護理床入戶安裝的全流程服務。“有了這個電動護理床,給老伴翻身、喂飯、做康復訓練就方便多了,醫保還能報銷80%,真是解決了大難題!”王老漢的老伴看著調試好的護理床激動地說。
濟寧市兗州區長護險護理人員在失能人員家中進行護理。
據了解,為充分發揮長護險保障功能,擴大居家護理服務范圍,提升長護險照護服務質效,日前山東省濟寧市醫療保障局、民政局、殘疾人聯合會聯合下發了開展長護險康復輔助器具租賃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濟寧市兗州區醫療保障局與長護險承辦機構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濟寧市中心支公司協同聯動,從聚焦關鍵小事、辦好暖心實事入手,在全市率先開展了“暖心長護常相伴、輔具入戶護安康”工作,為首批33名重度失能人員入戶配送安裝了電動護理床、靜態防褥瘡墊、多功能輪椅等輔助器具,大大減輕了失能家庭護理強度,讓失能人員真切感受到政策的溫度與關懷。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據濟寧市兗州區醫療保障局負責同志介紹,有著社保“第六險”之稱的長護險,主要以長期處于失能狀態的參保人群為保障對象,重點保障重度失能人員日常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濟寧市兗州區2022年啟動居民長護險試點,實現了職工、居民長護險全覆蓋。隨著工作的不斷推進,許多重度失能居家護理家庭反映,由于缺少應有的康復輔助器具,直接影響了護理質量和康復進度,增加了家庭照護壓力和負擔。為此,濟寧市兗州區醫療保障局、中國人壽財險山東省濟寧市中心支公司積極響應濟寧市醫療保障局有關試點要求,主動先行先試,率先啟動了長護險康復輔助器具租賃服務試點工作。
濟寧市兗州區醫療保障局、中國人壽財險濟寧市中心支公司領導深入失能人員家中了解康復輔助器具安裝使用情況。
記者在濟寧市兗州區醫療保障局了解到,參保人員可由本人或家人通過線上或就近到當地相關經辦機構提出申請,經失能等級評估,符合長護險待遇享受條件、選擇居家護理服務、有輔具配置需求、經適配評估確認需要配置輔具的重度失能參加職工醫保的人員,都可以享受電動護理床、靜態防褥瘡墊、多功能輪椅等康復輔助器具租賃服務。為有效減輕失能家庭經濟壓力,租賃服務費用包括適配評估、配送安裝、使用指導、維護保養、回收消毒等服務費用,由長護險基金承擔80%,個人承擔20%。
記者跟隨相關人員在康復輔助器具入戶安裝調試現場看到,濟寧市兗州區醫療保障局局長龔強詳細詢問了失能老人的身體和照護情況,耐心解釋了長護險輔具租賃政策;工作人員現場演示了電動護理床的使用方法和維護技巧。“我們不僅要送輔具上門,更要讓群眾用好政策、用對輔具,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龔強說。
濟寧市兗州區長護險護理人員在對失能人員進行護理。
2024年2月,中國人壽財險濟寧市中心支公司負責承辦濟寧市兗州區長護險服務,涉及49.7萬名城鄉參保居民。自啟動長護險輔具租賃服務試點以來,該公司與醫保、民政、殘聯等部門建立協同機制,通過“政策宣傳進社區、需求摸排到家門、服務對接全流程”等舉措,做優做細經辦環節,確保了符合條件的失能人員應享盡享。該公司分管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民生無小事。今后,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配合醫保部門建立與失能家庭滿意度、輔具服務質量掛鉤的考核機制,并依托長護險信息管理系統開發輔具服務功能模塊,實現需求申請、申請受理、適配評估、服務計劃、產品使用追蹤、經辦管理、服務監管等全過程信息化。同時,做好需求摸排和精準對接,優化流程、加快銜接,提高經辦效率,讓失能家庭體會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濟寧市兗州區長護險護理人員到失能人員家中為失能人員理發。
“辦好一件事,服務大民生。我們將持續優化服務流程,強化宣傳引導和監督管理,擴大這一惠民政策知曉度,加強與經辦機構、定點輔具服務機構的協作聯動,以‘小輔具’守護‘大民生’,推動長護險服務提質增效,惠及更多失能家庭。”濟寧市兗州區醫療保障局局長龔強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