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俄烏談判的大門真正打開,烏克蘭國內卻率先燃起了怒火。就在俄羅斯代表團踏上飛往伊斯坦布爾的航班前夜,基輔街頭已是人聲鼎沸,火光沖天。這場突如其來的全國示威浪潮,不僅打亂了戰爭節奏,更讓本就步履維艱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
一場針對反腐法案的抗議,迅速演變為全民怒潮。7月22日夜晚,基輔獨立廣場被憤怒的民眾徹底占據。無論是年輕人、退伍軍人,還是普通市民,都舉著標語走上街頭,抗議澤連斯基簽署的新法案。
這項爭議法案看似是一次制度“調整”,實則將烏克蘭國家反腐敗局(NABU)和特別反腐檢察官辦公室(SAPO)兩大機構的獨立性一筆抹去,賦予總統直屬的總檢察長絕對權力,可隨意叫停調查、轉移案件,甚至直接終止反腐行動。
這不是一次單純的修法,而是對反腐機制的一次精準“腰斬”。更令人震驚的是,就在法案通過前夕,烏克蘭安全局還突然突襲了這兩個反腐機構,理由是“遭到俄羅斯情報滲透”。事發突然,證據匱乏,民眾普遍質疑這是澤連斯基政府在打壓異己,為掩蓋政治同僚的腐敗問題提前動手。
短短數小時內,抗議活動如野火般蔓延,利沃夫、敖德薩、第聶伯羅等多座城市相繼爆發集會。社交平臺上,大量示威視頻傳出,人群高喊“澤連斯基下臺”、“反對獨裁”,現場警民對峙不斷升級。
自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首次出現如此大范圍的反政府示威。澤連斯基的合法性開始遭受正面沖擊,政權穩定性被徹底撕開裂縫。
與此同時,戰場局勢也在同步惡化。紅軍城這一戰略要塞正面臨俄軍的猛烈圍攻。烏軍高層已承認,小股俄軍已滲透城市中心,激戰持續超過72小時,陣亡士兵已超千人。
若紅軍城失守,烏軍東部防線將徹底崩盤,頓巴斯再無屏障。俄軍在紅軍城外圍以四點戰術“磨盤式”絞殺烏軍預備隊,烏方兵力捉襟見肘,難以調動有效增援。
而澤連斯基本人,卻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喊話“愿意與普京舉行最高級別會談”。7月19日晚,他公開聲明,希望重啟談判,呼吁俄羅斯不要逃避和平責任。然而,這一表態并沒有贏得多少信任。
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澤連斯基的“緩兵之計”。因為就在一周前,美國才表態將援烏愛國者防空系統,而這些高端武器真正部署到前線還需時間。澤連斯基希望用“和談”拖延戰局,為美援爭取時間。
美國《軍事觀察》雜志指出,美國的愛國者庫存已告急,彈藥儲備僅能滿足自身計劃的25%。美方援助尚無時間表,而澤連斯基已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他急需穩住局勢,但國內已是風雨飄搖。
國際社會也在密切觀察烏克蘭局勢,甚至開始“另起爐灶”的準備。7月19日,曾揭露“北溪事件”的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爆料,美國正在醞釀“替換澤連斯基”,由前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接任。
這一爆料爆炸性十足,而時間點恰好與澤連斯基宣布談判、全國爆發抗議幾乎重合。內外消息交織,澤連斯基的處境愈發不妙。
而俄方對此次和談態度冷淡,既不拒絕,也不配合??死锬妨謱m發言人佩斯科夫明確表示,俄方目標不會改變,談判代表仍為梅金斯基,若未達成?;饌渫?,普京不會出面。
7月23日晚,第三輪談判在伊斯坦布爾如期舉行,卻僅持續一小時便“草草收場”。俄方提出48小時臨時停火建議被烏方當場拒絕,最終僅達成少量戰俘互換與遺體交接。
烏方為何連48小時都不肯停火?答案耐人尋味。紅軍城戰況危急,一旦?;?,俄軍將以最快速度構建防御陣地,后勤補給、重炮部署、無人機推進全部展開。對烏軍而言,哪怕一個夜晚的喘息,亦可能意味著徹底失去戰場主動權。
澤連斯基的對外談判未果,對內政局更是失控。烏克蘭議會雖以263票通過法案,但13票反對、13票棄權,充分反映內部裂痕。反對黨議員直言,這是一場“民主的倒退”。
西方盟友態度也逐漸生變,G7駐烏大使與歐盟代表對烏國家安全局突襲NABU行動表示“嚴重關切”,對澤連斯基的法治形象產生質疑。
而澤連斯基的回應,完全無法平息民憤。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信息,稱已與反腐機構領導人“坦誠對話”,承諾兩周內提出“更具正義”的改革方案。但這番措辭被反對黨批評為“拖延戰術”,毫無誠意。烏克蘭民眾對其信任度加速滑坡,抗議聲量持續攀升。
更令人不安的是,美歐之間的立場也開始出現裂痕。德國在7月21日宣布解除援烏武器射程限制,被烏方視為“戰略支持”,卻遭俄方警告“危及和平進程”。而美國內部則傳出風聲,特朗普團隊已考慮以“談判無進展”為由削減對烏援助。這種大國博弈下的“冷處理”,讓澤連斯基孤立無援。
烏克蘭社會正在走向撕裂邊緣。基輔街頭,既有要求“立刻停火”的反戰者,也有堅決“戰斗到底”的民族主義者。兩股情緒激烈碰撞,澤連斯基無論選擇哪條路徑,都將失去一部分支持。民意基礎的瓦解,正一步步將這位“戰時總統”推向政治深淵。
在這場外交與內政夾擊之下,澤連斯基已不是那個“可以自由選擇”的領導人,而是被局勢裹挾的棋子。他的每一步動作,都被內外力量密切監控。美國是否仍愿意“繼續扶持”,歐洲是否有能力“接盤”,都充滿不確定性。而俄羅斯則以“沉穩”的姿態推進既定目標,一寸一寸啃下烏克蘭的土地。
烏克蘭的命運,正懸于這一場談判與一場示威之間。澤連斯基還能否守住政權?俄烏沖突是否會迎來關鍵轉折?一切都在這個動蕩的夏夜悄然醞釀。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政治風波,而是一場可能改寫東歐格局的深層博弈。而世界的目光,也將繼續緊盯著烏克蘭,等待那一聲決定未來的回響。
信息來源:
[1]澤連斯基提議俄烏“領導人級別會談”,俄媒警惕“戰略陷阱” 環球網
[2]俄烏第三輪談判地點不變 專家:新談判難以推動和平協議達成 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