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10日,被譽為 “意大利史詩級制作” 的音樂劇《神曲》將首度來穗,作為2025廣州藝術季的閉幕大戲,在廣州大劇院歌劇廳震撼上演。這不僅是對但丁史詩《神曲》的重新詮釋,更是一場跨越時空、打破傳統界限的視聽盛宴。
由8位才華橫溢的意大利歌手傾情演繹,這部音樂劇將經典詩篇與現代搖滾、流行和歌劇多重音樂元素無縫融合,呈現出從搖滾地獄到歌劇天堂的震撼之旅,每一位歌手的演唱都充滿了波切利式的高音魅力,3D投影技術與沉浸式舞臺設計,將帶領羊城觀眾進入一個充滿情感波動與哲理的音樂世界,創造前所未有的藝術體驗。
溯源經典
音樂劇《神曲》的誕生之旅
音樂劇《神曲》取材于意大利詩人但丁·阿利基耶里的同名詩篇。詩歌《神曲》是開啟歐洲文藝復興、奠定意大利語的文學巨著,也被認為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意大利音樂劇《神曲》,是全球首部且唯一一部改編自但丁·阿利吉耶里同名詩篇的作品,以音樂劇的形式對《神曲》再發現、再挖掘和再創作,曾獲得“但丁協會金獎”“2019年、2020年度意大利最佳音樂劇”等獎項。
但丁在《神曲》中描繪了人類靈魂中最深刻的面貌,揭示其罪惡、弱點、恐懼和執念。這部不朽的作品以跨越地獄、煉獄和天堂的旅程,帶領觀眾探索一個歷經7個世紀卻永不過時的領域。音樂劇緊扣這一寓言式旅程,展現但丁在道德與政治混亂時代尋找自我的過程。舞臺上但丁的形象仿佛是他思想的具象化,而整部作品猶如一卷畫軸在舞臺上生動展開。
音樂劇《神曲》通過語言表達和創新技術,不僅重現了但丁詩作的永恒魅力,還讓觀眾深入體會意大利文化遺產的深度與廣度。這是一場關于靈魂、愛與救贖的旅程,讓觀眾在觀賞中重新思考人類的精神追求與生命意義。這部備受贊譽的巨作以多次售罄的成績征服了意大利多個城市的主要劇院,口碑爆棚,吸引140多萬觀眾觀劇。
這部音樂劇通過一系列與非凡人物的邂逅故事,結合壯麗的舞臺布景和精美的編舞,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既震撼人心又引人入勝的視覺和聽覺盛宴。劇中的角色包括被詛咒的靈魂和受到祝福的人物,他們的故事伴隨著演員們動人心弦的現場演唱,讓觀眾沉浸在但丁最著名的奇幻旅程中,在夢幻與現實的交匯間體驗他的創作魅力。
夢幻造境
舞臺上的神曲異世界
但丁筆下恢弘的想象世界,在導演安德烈亞·奧爾蒂斯(Andrea Ortis)的精心構思下躍然舞臺。由馬可·弗里西納(Marco Frisina)創作的震撼交響樂配樂,將古典與現代編曲巧妙融合,能夠突出歌劇中最為激烈與戲劇化的時刻。他的音樂深邃而莊嚴,喚起了但丁場景中的神秘與宏偉感:地獄部分以深沉而壓迫感強烈的音符為主,天堂部分則以飄緲而明亮的旋律呈現。由吉安馬里奧·帕加諾(Gianmario Pagano)和安德烈亞·奧爾蒂斯編寫的文本旨在使但丁詩篇的復雜性變得易于理解。
舞美設計恢宏且充滿動態感,通過大幅投影包裹舞臺,營造出逼真而沉浸式的環境。這些由維爾吉尼奧·萊夫里奧(Virginio Levrio)制作的3D投影,使但丁的場景變得觸手可及,例如地獄的火焰、天堂的明亮光球或煉獄的嶙峋巖石,讓觀眾仿佛置身于詩人描繪的異世界之中。
由馬西米利亞諾·沃爾皮尼(Massimiliano Volpini)負責的雜技編舞,以及瓦萊里奧·蒂貝里(Valerio Tiberi)設計的極富感染力的燈光效果,進一步強化了敘事,并加深了主角和觀眾所體驗到的情感共鳴。
作為中意文化年的重點項目,《神曲》的廣州之行承載著特殊意義。制作人加布里埃爾·格拉維納表示:“700 年前,馬可·波羅將東方文明帶到西方;今天,《神曲》希望成為新時代的文化使者,讓中意兩國在藝術中相遇。” 《神曲》將以音樂為紐帶詮釋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的文化精神。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李春花 通訊員 姚惠
圖:主辦方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