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對 TikTok 的態度,活像川劇變臉 —— 前一秒還拿著 "國家安全" 的大刀喊打喊殺,后一秒突然捧著手機刷得津津有味,轉頭告訴記者:"這玩意兒挺好,不用封了。" 問他為啥改主意,老特理直氣壯:"因為我也要用啊!"
這話一出口,圍觀群眾差點把剛喝的咖啡噴出來。要知道,當初喊著要把 TikTok 趕出美國的,可不就是這位主兒?那會兒他拍著桌子說這平臺 "泄露數據"" 威脅國家安全 ",仿佛 TikTok 是藏在手機里的定時炸彈。如今突然改口,連" 數據安全 "的遮羞布都懶得扯了,直接坦白" 我要用 ",這翻臉速度,比他發推文刪推文還快。
要說清楚這態度轉變的貓膩,得從他手機里的 TikTok 說起。自從這位前總統在平臺上注冊賬號,畫風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一開始可能只是想嘗嘗鮮,結果刷著刷著發現不對勁 —— 屏幕里全是 "特朗普 2024" 的標語,評論區滿是 "支持您重返白宮" 的熱情留言,連算法都懂事地給他推送各種粉絲剪輯的 "高光時刻" 混剪。
沒幾個月,他的粉絲數噌噌漲到上千萬,成了名副其實的 "頂流博主"。你猜他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啥?十有八九是摸出手機看新增多少贊,評論區有沒有新的彩虹屁。畢竟對特朗普來說,人生三大樂事莫過于:粉絲比對手多,掌聲比誰都響,鏡頭永遠對著自己。這上千萬粉絲可不是數字,是一開口就能炸鍋的話語權,是競選時能直接鉆進年輕人被窩里喊話的擴音器,是走到哪兒都自帶的流量光環。
以前他覺得 TikTok 是別人家的地盤,封了就封了;現在突然發現,這平臺成了自己的 "私域流量池",粉絲比集會現場的人還多,哪舍得下手?就像老地主突然發現自家后院藏著片金礦,之前喊著要填坑的勁兒早沒了,現在只想天天守著看金子發光。
更實在的是,特朗普的商人算盤打得噼啪響。他最近對著鏡頭說:"TikTok 在美國創造了那么多價值,禁了多可惜?為什么不分一杯羹呢?"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這平臺能生錢,還能幫我拉票,傻了才會封。"
要知道,TikTok 在美國養著上萬員工,從程序員到客服,從市場專員到內容審核員,個個靠著這平臺吃飯。更別說那些靠著拍視頻帶貨的博主,靠著投放廣告的小企業,還有平臺給地方政府繳的稅 —— 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以前特朗普沒摸到這好處,覺得是塊燙手山芋;現在發現這山芋不僅不燙,還甜得很,態度能不變嗎?
他還舉了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例子:"美國好多東西都是中國造的,連軍用設備都有,TikTok 算啥?" 這話乍聽挺唬人,細想全是漏洞。軍用設備的供應鏈管控嚴得能掐出水來,真要是核心部件靠中國,美國國會早鬧得比跨年晚會還熱鬧了。他拿這個當理由,說白了就是想找個臺階下,畢竟總不能直說 "我粉絲多了舍不得封" 吧?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明白,特朗普這輩子最看重的就是 "影響力" 這三個字。以前他靠推特發號施令,現在發現 TikTok 的年輕人更多、傳播更快,一條視頻能被轉發幾百萬次,比電視演講管用多了。眼看 2024 年大選要來了,這上千萬粉絲就是現成的選票基本盤,他能不護著?
說起來也挺諷刺,當初他帶頭喊著要封 TikTok 時,多少美國年輕人舉著 "拯救 TikTok" 的牌子上街抗議;現在這些年輕人成了他的粉絲,他反倒成了平臺的 "守護神"。這前后反差,比好萊塢的反轉劇情還精彩。有網友調侃:"特朗普這是從 ' 拆臺 ' 變成 ' 站臺 ',全靠粉絲給的底氣。"
說到底,TikTok 能在美國 "熬出頭",不全是運氣。它攥住了用戶的注意力,搞活了創作者經濟,讓自己成了無數人賴以為生的平臺 —— 這樣的 "香餑餑",就算有人想扔,也得先掂量掂量會不會砸了自己的腳。
而特朗普的態度轉變,說穿了就是一場 "利益驅動的變臉秀"。對自己沒用時,喊打喊殺;對自己有用時,捧在手心。至于之前說過的 "國家安全"?在千萬粉絲和真金白銀面前,早就成了過期的發言稿。
不過話說回來,老特可能忘了,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他當初拍著桌子喊封禁的視頻,現在還在 TikTok 上被人反復播放呢。一邊刷著支持自己的視頻樂呵,一邊假裝忘了自己當初的狠話 —— 這操作,也只有特朗普能玩得這么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