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7月27日電 綜述|美國多家聯邦和科研機構向政府提出抗議
新華社記者譚晶晶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多家聯邦機構和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學者與員工接連發表公開信,抗議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科研經費、拆解聯邦科研機構、解雇或打壓科研人員,認為這些舉動正嚴重削弱美國科研體系,損害國家創新能力與公眾利益。
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保護署,國家航空航天局,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人員接連發聲,批評政府對科研機構的正常運作和科研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與此同時,華盛頓、亞特蘭大等地也爆發抗議活動,抗議特朗普政府相關政策。
“當前美國科研界正籠罩在一股恐懼氛圍中。”約1900名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學院人員在一封公開信中寫道,特朗普政府削減研究資金、解雇數千名科學家、取消公眾獲取科學數據的權限以及迫使研究人員改變或放棄工作,這些舉動正重創美國的科學事業。“我們發出這封求救信,是為了發出明確的警告:美國的科學事業正在遭受重創。”
盡管各機構的公開信關注焦點不同,但普遍表達出類似憂慮。
據報道,特朗普政府提交的2026財年預算草案擬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預算削減約40%,國家科學基金會預算削減逾50%,航天局科學預算也面臨大幅削減,多個太空探測項目被取消。同時,白宮還計劃終止大部分氣候與生態環境相關研究的聯邦資助。多家聯邦科研機構面臨被重組或“拆解”。
除壓縮經費外,特朗普政府還將打擊目標指向哈佛大學等高校,采取凍結撥款、威脅取消免稅地位、限制錄取國際學生等手段施壓,加劇學術界不安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因擔心遭到打擊報復,多數公開信的簽署人選擇匿名。這一擔憂并非沒有緣由。據美國《科學》雜志披露,在美國環保署數百名員工簽署《異議聲明》公開信3天后,已有約140名署名者被停職。
有美國學者認為,這些抗議意在迫使政府調整政策方向,但能否產生實質性影響難以預料。美利堅大學教授達娜·費希爾表示:“抗議的目標是促使政府停止當前的做法。但我完全不認為本屆政府會因此改變其政策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