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市的競爭節奏越來越快,競爭風氣愈發浮躁,新車研發周期和品質驗證周期被不斷縮短,圍繞汽車產業研發研發提速的發展需求,以及品質和質量的底線堅守,車企到底應該如何做好速度效率以及安全質量之間的平衡?
作為合資品牌陣營的領頭羊,上汽大眾給出了一個具體的答案——在快節奏中堅持“慢功夫”。
「試驗與驗證環節 非常硬核!」
前不久,圍繞研發和驗證體系等非常“硬核”的整車試驗、驗證環節,上汽大眾啟動了“品質開放日”系列活動。
活動中,我們親自參觀了:25天模擬真實戶外暴曬一年的耐候性試驗、車門開閉100,000次的耐久性試驗、模擬極端工況下抵御遠超特大暴雨級別降雨量的可靠性試驗等一系列高標準的測試項目,還走進了四驅轉鼓聲學實驗室、電磁輻射抗擾實驗室、四通道車身實驗室,感受著上汽大眾對于產品穩定、可靠、安全等方面的體系化驗證。
上述也僅僅是上汽大眾一系列高標準、非常硬核的研發、驗證測試項目的“冰山一角”!
縱觀整個行業,面向媒體和公眾開放工廠展示試驗室,或許早已屢見不鮮。
但與目前行業大部分車企只是停留于展示和參觀的表層不同,此次品質開放日,上汽大眾不僅向我們展示了試驗室,還針對可靠、耐久、安全、驗證等底層邏輯進行了深度聚焦,圍繞“研發提速與質量保障”,更是還聯合產學研多位專家展開了熱烈探討。
在上汽大眾看來,效率與質量并非對立,洞悉標準本質依舊能兼得“快”與“穩”。這不是說說而已,數據已經做出了證明。
據了解,為了跟上市場需求的變化,快速響應智能化、電動化時代下的消費需求,通過整合各方優勢資源,提升研發效率、優化開發流程,加快研發速度,上汽大眾主動應變,如今已經將研發周期縮短了30%以上,研發周期從54個月縮短至24-36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不是通過削流程、砍驗證、減環節做到的,更不是以犧牲質量驗證為前提。
而是通過并聯化研發模式,數字化工具和虛擬技術,中德雙方接力式工作,以及基于大量的數據和樣本經驗積累,在部分驗證環節提效提質等體系效率協同提升做到的。
一方面圍繞時代趨勢主動求變,另一方面上汽大眾也在這個一味求快的時代有著自己的“堅守”。
在效率不斷提升的同時,基于“安全永遠是底線”這一核心理念,圍繞品質和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上汽大眾更是拒絕品質浮躁和質量妥協!
正如上汽大眾總經理陶海龍所言:“定義一款車能否進入市場,上汽大眾有‘一桿秤’。這桿秤背后的信心,來自于穩定的試驗資源和完備的開發與驗證體系。每一個結論,都是通過大量的試驗驗證,并結合市場需求,不斷更新試驗標準而得出的。”
「質量是上汽大眾的生命」
毫不夸張地說,在每一個項目節點,上汽大眾都會嚴控開發質量、評估交付物的成熟度,將 “質量是上汽大眾的生命”這一理念貫穿始終。
據介紹,在整車和零部件設計、開發的過程中,上汽大眾遵守的標準就足足有將近8000條!這些標準不僅涵蓋了國標、大眾汽車集團的企業標準,還涵蓋了“DIN/ISO/VDA”等國際標準。
為了確保車輛從設計到生產再到交付的質量一致性,圍繞整車耐性及可靠性、耐候性、碰撞、耐用、性能、功能試驗六大類,上汽大眾在批量準備階段的準備階段就涉及了80余大項、3000多種試驗組合。
在這些試驗之中,為了極限驗證產品的質量可靠性、穩定性以及耐久性,上汽大眾的試驗標準普遍高于行業平均水準。
比如:道路耐久試驗,行業耐久里程測試標準普遍在3萬-5萬公里,上汽大眾的標準是10萬公里,單車試驗周期近8個月,相當于用戶工況里程30萬公里。
再比如高溫高寒環境下的可靠性測試,行業平均在1萬-1.5萬公里,而上汽大眾的可靠性里程測試標準為3萬公里。
此外,上汽大眾強調全場景覆蓋,車輛要經歷近120℃的暴曬、-50℃的冷凍,模擬吐魯番、海南等地區自然環境的曝曬強度,既抗住高溫高寒高濕,還能應對鹽霧腐蝕等全球極端氣候,為用戶留足安全冗余。
而來到門蓋強度耐久試驗室,車輛的前后車門要進行10萬次的開關,相當于普通用戶30年的使用強度。
上汽大眾整車四驅轉鼓試驗室是國內首家采用雙鼓面安裝模式的聲學試驗環境,走進其中,仿佛置身比深夜睡眠時更安靜的密閉空間,能捕捉到車輛細微噪聲的差異,從而優化車輛的靜音性能。
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的逐漸提升,電子設備的穩定運行也至關重要。
在電磁兼容開發和試驗方面,上汽大眾很早就設立了電磁輻射抗擾試驗室,從零部件層級開始遵循“每件必測,合格上車”的原則,讓車輛既不受強電磁場干擾,也不影響其他設備的運行和人體健康。
最值得一提的是,以整車道路測試為例,在樣車試制階段,上汽大眾平均每個項目要投入200輛測試車,單車最高測試里程達10萬公里,相當于用戶行駛30萬公里。每一個項目測試至少跨越一年半的周期,穿越兩次寒冬、一次酷暑。
紅點觀察:
上述這些數據和標準,無疑是對德系精工標準“含金量”的最好詮釋和體現,同樣也是對上汽大眾今年上半年,市場表現實現韌性增長和逆勢回暖的有力佐證。
站在上半年以品質跑贏市場的成績視角下來看,這些數據和標準,更是為上汽大眾接下來的穩扎穩打注入了更強勁的競爭底氣。
盡管安全和質量作為汽車的“隱性價值”,在搶占消費者心智時,不如冰箱彩電大沙發這類“顯性價值”更有沖擊力,但進入2025年,從監管層面到終端市場,市場對于汽車汽車安全和高品質質量的重視程度卻越來越高。
伴隨著消費逐漸從功能配置和流量狂歡,向品質主義和安全質量回歸,可以相信,基于穩定的試驗資源和完備的開發與驗證體系,即便車市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堅持長期主義和品質主義的上汽大眾,仍將在中國市場以“德系品質”贏得市場尊重和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