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黃梅天尾巴上,又一場透雨要來了。
氣象上說明后兩天,全市從東到西都有大到暴雨。郊區種水稻的老鄉注意,田里水洼別漫過稻根。地勢低的地塊,今晚就得把排水溝再挖深兩指。
浦東種菜的大棚戶,棚架子要用鐵絲多捆幾道。去年就有菜農沒加固,大風掀了棚頂,菜苗全泡湯。松江種玉米的,暴雨后要趕緊培土,別讓稈子歪了。
老輩人說“雨前查溝,雨后查苗”,這話到現在還管用。但也不能全靠老經驗,排水泵該檢修的今天就動手。
金山沿海的草莓大棚,除了固棚,還要防海水倒灌。雨水一多,地里容易長青苔,趁雨前撒點草木灰。
有人覺得麻煩,可等病害起來,后悔都來不及。這場雨對正灌漿的水稻是好水,但得防爛根。
田里要是積水超過半天,就得開泵抽,別等太陽曬。
青浦種茭白的低洼地,水別淹過茭白心,不然要爛稈。市區周邊的家庭農場,采摘園的土路要墊碎石,防車陷。
天氣預報說雨從東邊先下,崇明島的老鄉更要早準備。
水稻拔節期遇大雨,后期容易倒伏,現在就得疏苗透氣。菜地里的茄子辣椒,雨后要摘老葉,不然容易招蟲。
別小看這場雨,下得急了,土傳病害最容易跟著水跑。我個人覺得,家里有烘干設備的,提前騰地方晾收割的菜籽。暫時沒收的瓜果,用竹竿搭個三角架撐著,別讓雨水壓壞。
這場雨過后,氣溫會降,但濕度大,作物容易生白粉病。各區農技站這兩天都開著門,拿不準的趕緊去問問。具體到每個村的排水渠,村干部得帶頭巡查,別留死角。
種地最怕“靠天吃飯”卻不提前打算,吃大虧的例子不少。這場雨是挑戰也是機會,田里水分足,省了半個月澆水。
關鍵是把防澇措施做在前頭,比啥都強。老鄉們記住,雨前多跑腿,雨后少嘆氣。眼下該做的就兩件事:查排水、固棚架,別拖延。
等雨過天晴,去田里看看苗情,該追肥的抓緊補。農業這事兒,順著天時做,更得提前防著天災。最后說一句,莊稼地里沒小事,早防一步少操心。
想知道更多本地防災土辦法,評論區聊聊您的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