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外賣配送行業迎來招工高峰。各大平臺紛紛推出"低門檻""高薪資"的兼職崗位,吸引大量學生群體參與。然而,看似誘人的招聘條件背后,卻隱藏著諸多風險陷阱。求職者在選擇暑期兼職時,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落入不法分子設置的圈套。
虛假宣傳背后的真實困境
外賣平臺的補貼大戰給商家帶來了復雜影響。許多餐飲企業在參與價格戰后,面臨著訂單增長與利潤下滑的矛盾局面。客單價普遍下降7到10元,商家到手收入減少15%左右。這種非理性補貼營造出"虛假繁榮"的市場環境。
茶飲品牌的外賣業務負責人反映,平時實付價20元左右的產品,在補貼后消費者僅需幾元即可購買。補貼停止后,客單價和訂單量出現雙降現象,價格體系難以恢復正常。商家陷入"不補貼連老客戶都流失,補貼后利潤下降"的兩難境地。
大規模補貼帶來的訂單波峰,也加劇了門店員工的工作壓力。正常情況下100單左右的外賣訂單需要2個員工處理,訂單翻倍時人手需求也隨之增加。但商家無法判斷高訂單量是否為常態,在補貼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門店對人力安排趨于保守,導致現有員工勞動強度直線上升。
兼職騎手面臨的潛在風險
暑期兼職騎手招聘市場存在諸多不規范現象。部分招聘信息夸大薪資待遇,聲稱日收入可達200-400元,月薪輕松過萬。這些宣傳往往忽略了實際工作的復雜性和風險性。新手騎手在缺乏經驗的情況下,很難達到宣傳中的收入水平。
配送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騎手需要在復雜的城市交通環境中穿行,面臨交通事故風險。部分招聘方提供的車輛和裝備質量參差不齊,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年輕的兼職騎手往往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
勞動權益保護方面也存在漏洞。一些招聘方以"兼職"為名,規避正常的勞動合同簽訂和社會保險繳納義務。騎手在工作中遭遇意外傷害時,往往難以獲得充分的賠償保障。部分平臺的保險覆蓋范圍有限,理賠程序復雜,給騎手維權帶來困難。
薪資結算方式也暗藏風險。一些招聘方承諾日結工資,但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拖欠或克扣現象。新手騎手對平臺規則不熟悉,容易在配送過程中產生各種費用扣除,實際到手收入遠低于預期。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