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一個“一妻多夫”的地方,一個老婆在家,3個男人在地里干活,一堆孩子圍著喊。
他們生活得如何?這個地方又在哪里?
很多人覺得新中國沒有一妻多夫,其實(shí)在西藏東南部的墨脫、錯那一帶,門巴族人已經(jīng)這樣生活了上千年。
要想明白這事兒,得先看看門巴族人住的地方。那里山高得能摸著云彩,雅魯藏布江在峽谷里拐出大彎,能種莊稼的地只有山坡上開墾出的梯田。
要是家里有三個兒子分家,土地就得切成三瓣,每家人分到的地可能連口糧都湊不夠。
門巴族老人常說:“一塊整田能養(yǎng)活十口人,分成三塊可能養(yǎng)不活五口。”
所以他們想出了“兄弟共妻”的辦法。比如一家有三個兄弟,老大娶媳婦時,會帶著弟弟們一起去提親。
女方家要是同意,就會給三個男人各端一碗酥油茶。喝完這碗茶,就意味著將來要一起過日子。
結(jié)婚那天,新娘給丈夫系紅繩,給弟弟們系藍(lán)繩,全村人唱著歌送祝福,核心就一句:“不分家,日子旺。”
這樣的家庭里,干活從來不用愁。春天種青稞時,一個懂節(jié)氣,負(fù)責(zé)指揮什么時候下種;一個力氣大,專管犁地翻土;還有一個手腳靈活,負(fù)責(zé)撒種子、蓋土。
到了秋收,三個人分工更細(xì):一個割青稞,一個捆麥垛,一個背回家,比單家獨(dú)戶快一倍還多。
家里的牛羊也有人輪流放,冬天大雪封山時,總有男人在家劈柴、修屋頂,不會讓女人孩子受凍。
以前這地方徭役重,官府常派人來抓壯丁。但在一妻多夫的家庭,就算老大被征走,老二老三還能撐起家。
門巴族人常說:“三個男人一條心,山塌下來也能頂。”
也有一些人,不是兄弟,卻共娶了一個妻子。比如村里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木匠,一個是石匠,倆人都沒家底,娶不起媳婦。他們就商量著“搭伙過日子”,一起求娶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
平時木匠做木碗去鎮(zhèn)上換鹽,石匠鑿石碑換糧食,姑娘在家織布、種蔬菜,收入合在一起用。
生了孩子,就按事先說好的,老大隨木匠姓,老二隨石匠姓,三個大人一起疼孩子,誰也不偏心。
外人最好奇的是“這么多人住一起,怎么相處呢?”
門巴族有個簡單又管用的規(guī)矩:傍晚時分,要是妻子想跟哪個丈夫單獨(dú)待著,就把他的腰帶掛在房門上。
其他人看見了,就會主動避開,絕不打擾。
第二天一早,大家照樣一起吃飯、干活,就像啥都沒發(fā)生過一樣。
不管孩子是和哪個丈夫生的,所有男人都是“阿爸”,誰有空誰就帶孩子。孩子們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從來不會缺關(guān)愛。
現(xiàn)在雖然很多門巴族人搬到了鎮(zhèn)上生活,但深山里的村落還保留著這種傳統(tǒng)。
對他們來說,這就是祖輩傳下來的過日子辦法。在土地少、環(huán)境苦的地方,抱團(tuán)才能活下去。
看著門巴族人的生活,突然覺得婚姻哪有什么固定模式。就像雪山腳下的格桑花,不管長在石縫里還是草原上,只要迎著太陽開,就能成為最美的風(fēng)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