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作為一項簡單且高效的運動,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
但你是否知道,每年因為跑步猝死的人數,遠比我們想象中要多,特別是在炎炎夏日,悶熱的天氣、高濕度的環境,讓我們的心臟承受著比平時更重的壓力。
但很多人卻對此渾然不覺,天真地以為跑步時大量出汗就是健康的標志,殊不知危險可能正在悄然逼近。
身體其實早就向我們發出了求救信號,可惜太多人習慣性地選擇忽視!
有些跑者,對自己要求極高,每天以10公里打底,他們認為:只要堅持就能不斷進步。
但我們要明白,身體并非機器,不是每一次的堅持都意味著進步,有時候過度的堅持反而是對身體的透支。
尤其是中老年人,他們的身體機能與年輕人有著很大的差異,如果盲目模仿年輕人的運動強度,很容易引發嚴重的問題。
之前杭州有一位58歲的企業中層,他平時非常熱愛跑步,作息十分規律,飲食也很講究,從各方面來看,他都不像是高危人群。
可某天他像往常一樣出門晨跑,在跑了不到2公里就突然倒下了。
盡管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搶救,但最終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事后的檢查結果令人痛心,原來他早就患有心肌缺血的問題,只是平時癥狀并不明顯。
他自己也沒有太在意,最多只是偶爾感覺胸口悶,跑完步后喘得比較厲害,他一直以為這是因為天氣太熱、身體太累導致的。
這樣的悲劇并非個例,很多人都誤以為“跑得快、跑得多”就是健康的象征,但實際上,身體的真實狀態才是衡量健康的真正標準。
心臟是一個非常“沉默”的器官,在真正出現嚴重問題之前,很多信號都不明顯。
特別是中老年人,他們的心率、血壓、血脂等指標一旦出現波動,在運動時身體所承受的負荷就會直線上升。
如果沒有及時感知到這些變化并進行調整,就很容易發生意外。
當我們的身體出現莫名的疲憊、頭暈、惡心等癥狀時,很多人會簡單地認為這是“沒睡好”或者“天氣太熱”導致的。
但實際上,這些很可能是血液供氧不足的表現。
尤其是在運動過程中,如果突然出現胸悶、心慌、出冷汗等癥狀,一定要提高警惕,這絕對不是小事,更不是“堅持一下就會過去”的。
大多數人都誤以為猝死是毫無預兆的,但事實上,大多數猝死都有“前奏”。
比如,清晨醒來時感覺心跳加速,晚上睡覺前胸口隱隱發緊,爬樓梯時氣喘得厲害,這些都可能是心血管系統在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
我們不能對這些信號視而不見,應該及時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另外,在炎熱的天氣里,身體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再加上大量出汗,會導致身體電解質失衡,這會讓心臟的節律變得不穩定。
跑步本身是一項非常有益的運動,但我們必須要重視跑步過程中的健康安全問題。
大家一定要關注身體發出的信號,不要盲目追求運動強度和運動量,當身體發出求救信號時,千萬不要硬扛,及時調整運動計劃,給身體足夠的休息和恢復時間。
記住:健康才是跑步的最終目標,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速度和距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