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雖然是以三國時期的真實歷史為背景的,但是說到底,這只是一本小說。
既然是小說,就免不了藝術加工,因此《三國演義》中出現了不少的虛構的人物。
這些人可能會經常出現,也很出名,但是在正史中,并沒有他們的戲份……
臥牛山兄弟
現如今的關帝廟里,除了主位的關羽以外,還會供奉另外兩尊大神。
一個是白臉小將,手里捧著漢壽亭侯的大印,另一個是黑臉大漢,手里幫關羽扶著青龍偃月刀。
這白臉小將就是與關羽一同赴死的關平,黑臉大漢就是追隨關羽一生的周倉。
眾所周知,關羽是忠義當先,他的忠義甚至影響到了身邊的人,周倉就是一個例子,他的忠義一點都不輸關羽,因此他也被廣大人民封為了神明。
歷史上的關平是關羽的親生兒子,但是在演義里成了養子,不過關平至少還是真實存在于歷史上的。
羅貫中雖然花了不少筆墨去描寫周倉,但實際上歷史上就沒有周倉這么個人。
當初關羽路過臥牛山的時候,壓根就沒有遇上劫匪。
而在演義中,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帶著兩位嫂嫂去找劉備,路過臥牛山的時候,正好遇上了在此地落草為寇的周倉。
周倉一開始是黃巾軍,黃巾起義失敗之后,周倉就跟一些兄弟在這里當了土匪。
山上有兩個頭領,還有一個叫裴元紹的,之后再提。
周倉見到關羽之后,表示自己仰慕已久,想要追隨關羽,給關羽牽馬持刀。
關羽見他確實挺老實,于是便將其留在了身邊。
由于當時關羽帶著兩位嫂嫂,不宜引起太多的關注,因此關羽只帶走了周倉一人,打算等安定之后,再將臥牛山上的弟兄全帶走。
不久之后,關羽便與張飛古城相會,并在這里得知了劉備的動向。
于是將兩位嫂嫂留在古城之后,關羽便踏上了尋找劉備的旅途。
可是后來關羽才知道,劉備出了一趟門,又回到袁紹那里去了。
關羽只好又掉頭回去,這才接到了劉備,關平也是在這時候跟的關羽。
在他們返回古城的路上,幾人又路過臥牛山,關羽已經讓周倉先行一步,去山上將裴元紹和弟兄們帶下來,但是周倉回來時卻受了傷。
原來,自從關羽走后,裴元紹又帶著弟兄們下山搶劫,不過他們的運氣不是很好,上次搶到了關羽,這次搶到了趙云。
趙云是好惹的人嗎?幾招就把裴元紹給殺了,趙云當時正好無處可去,于是就霸占了山寨。不過趙云殺下來后,與關羽相認,誤會也就解除了。
周倉和裴元紹的這段劇情寫得這么精彩,但實際上這兩人都不存在。
裴元紹早早就去世了,他的戲份并不多,但是周倉出現的次數可太多了,以至于有不少人認為周倉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但其實不是的,周倉真是演義里虛構出來的。
兩位“名將”
羅貫中在描寫人物的時候,為了體現角色的厲害,經常會設置一些對比。
關羽的“溫酒斬華雄”就是如此,在關羽出手之前,袁術帶來的小將“俞涉”主動請纓,想要與華雄一戰高下。
袁紹當時把自己的大將藏了起來,因此他并沒有能對付華雄的人。
見有人主動替自己這個盟主解圍,袁紹立馬就讓他出戰。但是俞涉出去之后,戰不三合,就被華雄給斬了。
就在眾人不知所措的時候,冀州刺史韓馥推薦了自己的“上將”潘鳳,說他手持百斤重的開山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就算呂布來了,也只能與這位潘將軍打個平手。
韓馥這牛皮吹得震天響,但是一到實戰就歇菜了,潘鳳拿著他的大斧子出陣華雄,結果也成了華雄的刀下亡魂。
就在眾人不知道束手無策的時候,關羽站了出來,結果他的馬弓手身份引來了一片質疑之聲。
這里多提一嘴,關羽是馬弓手,張飛是布弓手,但這并不是在說射箭的事。
“弓手”在當時是一種類似于捕快的職業。
當時劉備擔任著“平原令”,他在平原縣也有自己的小衙門,也是需要一些捕快來幫他抓賊緝盜的,而關羽和張飛充當的就是這種角色。
由于當時的環境和這個容易讓人誤解的名字,經常有人誤以為關羽的“馬弓手”是兵種。
說回正題,潘鳳在出戰前,說得那么厲害,結果被華雄兩刀拿下,而關羽在出戰之前,被眾人質疑,又被袁術當眾質疑,只有曹操一人愿意相信他。
結果他只是出去了片刻,就帶回了華雄的首級,出戰前就溫好的酒,他回來的時候還沒涼,這就讓人很直觀地感受到了關羽的厲害。
而出戰之前吹牛的潘鳳,也成了人們的笑料,不過現代有句話叫“黑紅”也是紅。
雖然潘鳳并不存在于歷史上,但是他這種“小丑行為”,讓他成為了現代人口中的笑料。
與他類似的還有一個人,就是零陵太守劉度帳下的“上將”邢道榮。
按照慣例,武將第一次出戰時,要報出自己的名號,比如諸葛亮這邊上場的是“燕人張翼德”以及“常山趙子龍”。
聽到這兩個名號,一般人早就跑了,但是這位邢道榮不但不害怕,還囂張地說要腳踢張飛,拳打趙云,生擒諸葛亮。
結果開戰之后不到三回合,他就下馬投降了,這人其實也是虛構的。
“色”字頭上一把刀
《三國演義》前期,王允為了殺掉董卓,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連環計,讓呂布與董卓因為貂蟬反目成仇,最終成功解決了逆賊董卓。
在這場戲中,貂蟬無疑是該拿最佳演員獎的人,若不是貂蟬演技出色,成功忽悠了董卓和呂布,這天下大勢還不知道往哪邊走呢!
但是,三國正史上是沒有貂蟬這個人的,董卓和呂布鬧翻的原因有很多,雖然兩人看起來很親密,但實際上互相看不上。
后來呂布與董卓的一個侍女暗生情愫,但是他又擔心董卓發現,因此心里一直很糾結。
最后是在王允的“開導”下,呂布這才動了殺心。
很多年以后,曹操起兵討伐張繡,然后就有了“一色害三賢”的故事。
曹操手下的猛將典韋為了給曹操爭取撤離時間,犧牲在了宛城。
羅貫中為了讓典韋死得更壯烈一些,安排胡車兒去偷走了典韋的“雙戟”。
他這雙戟是定制的,一把四十斤,兩把八十斤,一般人是偷不走的。
但是這個胡車兒能“負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簡直不是人類,他比赤兔馬都厲害,牲畜都比不上他。
很明顯,這個胡車兒也是羅貫中為了體現典韋的勇猛,故意虛構出來的角色。
歷史上的典韋確實是用雙戟的,但是沒有這么夸張,他厲害也不是因為這把雙戟。
周倉、裴元紹、潘鳳、邢道榮、貂蟬、胡車兒,他們六人雖然都很有名,但卻在正史上“查無此人”。
有些人還能在歷史上找到原型,但是有些人就是純編出來的,就為了劇情服務的人物。
不過由于羅貫中精妙設計,這些虛構出來的人物,完全有以假亂真的效果,令人難辨真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