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據中新網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22日宣布,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原定25%的所謂“對等關稅”將下調至15%,同時日本將向美國開放汽車、卡車、大米及某些其他農產品和商品市場。
此外,日本還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用于重建和擴大美國核心產業,其中90%的投資利潤歸美國所有。
白宮23日公布的協議細節稱,日本承諾購買100架波音飛機、立即增加75%的美國大米進口,并采購總額達80億美元的美國產農產品和食品,每年還將額外采購數十億美元的美制軍事設備。
然而,美方公布的協議內容不僅存在諸多表述模糊之處,在協議生效日期、日本對美投資框架等具體事項上,與日方說法也存在明顯出入。
美方聲明并未明確15%關稅的具體生效時間。而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則稱,新的關稅“可能將于8月1日生效”。
當地時間周四(24日),回到日本的赤澤在羽田機場告訴記者們,“我們的理解是,美方接下來將采取必要措施,比如發布行政令等。”
協議中另一條款還將日本進口汽車的總稅率從27.5%降至15%,且在新稅率下不設數量上限,赤澤希望這一調整能夠“盡快”落實。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汽車關稅下調預計在對等關稅生效后不久實施。
對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3日接受電視采訪時稱,美國每個季度都將詳查日本對協議的履行情況,若特朗普感到不滿意,關稅可能回升至25%的說法,赤澤則稱,他壓根“不記得”曾與特朗普或其內閣成員討論過此事,也沒有注意到美方相關聲明。
當地時間7月24日,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在羽田機場接受采訪。現場視頻截圖
關于日本承諾對美投資的細節,也存在諸多不明之處。
特朗普23日在講話中吹噓道,日本為爭取到與美國談判的“特權”,預先“支付”了5500億美元,并稱“這向其他國家發出了明確信息”。
但這一數額已超過日本全年稅收總額,而且按照日方的解釋,所謂“5500億美元”的投資,實際上是一個涵蓋國有金融機構投資、貸款及貸款擔保的框架性數字,非財政總支出,且需企業主動參與才能動用。利潤分配雖按投資比例為美方90%、日方10%,但具體項目的分配比例會有所不同。
在農產品領域,白宮稱“日本立即增加75%美國大米進口”,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卻在24日的記者會上解釋稱,日本可“自主決定”擴大采購量,但“不會設定固定配額”。
日本計劃通過零關稅最低準入框架來增加美國大米進口,小泉同時強調,“進口大米的總量并不會增加。”
另一邊,在防務開支問題上,赤澤22日稱日美協議“未涉及相關內容”,美方23日則稱,日本每年將額外采購數十億美元的美制軍事裝備。
對此,日本防衛省一名高級官員24日回應表示,現有開支計劃內的采購就可以滿足這一要求。
而雙方說法之所以存在出入,據悉是因為在談判前,防衛省已向赤澤團隊提供了其防務強化計劃中的擬采購裝備清單及預估價格,日方談判團隊為讓對美投資金額顯得更可觀,便已經將這些計劃內項目納入了協議。
說白了,日方其實是玩了個“數字游戲”,把本就計劃的防務開支也算進了協議條件,而美方則其視作一筆新增軍事采購。
與常規貿易談判不同,此次美日并未產生一份雙方共同起草的協議條款文件,這也是日美“各說各話”的原因。據報道,日本計劃最早于下周發布一份兩國對協議條款共識的概要,但預計不會簽署正式文件。
在赤澤匯報會談結果后,日本首相石破茂24日下午對記者表示,目前“暫無簽署書面協議的計劃”。
對于美方何時征收新關稅,他回答說,“我相信美國將采取行政命令等措施,我方會據此考慮后續推進方式。”
在首相官邸接受采訪時,石破茂還指出,日美雙方就協議內容的公開信息“不存在矛盾”。他表示,“日美在防衛裝備及大米進口問題上沒有分歧”,同時強調“絕不會以犧牲(日本)農業為代價”。
再被問到“是否會辭職”的問題時,石破茂說,“我將繼續全力以赴,確保(美日)協議得以穩步實施,并消除國內企業及相關產業從業者因協議產生的擔憂。”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