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坊
這兩年
陪診師成了風頭正勁的新職業
社交媒體上
有陪診師培訓機構打出
“接單自由、高薪就業”的宣傳
讓人心動不已
聲稱月入1萬到月入10萬比比皆是
但卻有市民向我們反映
自己在支付了
近1800元的培訓及考核費用
拿到陪診師證后
卻一張單子都接不到
這是怎么回事呢?
有市民反映,他們通過一家上海明天培訓學校,付費參與了陪診師培訓,并通過考核拿到了陪診師證,但隨后卻發現,根本接不到陪診需求單。
李女士(化名) 陪診師培訓學員:
沒有一個單,從拿到證書一直到現在,這張證1800元,實際是張白紙。
王先生(化名) 陪診師培訓學員:
兩個平臺上,一個是根本注冊不了,一個就算注冊進去了也沒有接到任何單子。
幾位學員表示
當時都是被考證后可以
"接單自由,高薪就業"的宣傳吸引
才花了1780元報的名
工作人員:
證書可以在浦老惠在線接單,浦老惠將覆蓋上海所有的三甲醫院,我們的證書是全國通用的,培訓費用1780。
林女士(化名) 陪診師培訓學員:
我就想找份有一定收入,也能兼顧家庭的(工作)。
但誰也沒想到
拿到證后
僅有的接單方式
居然變成了由培訓機構工作人員
在學員群里發需求
百多個學員
在群內舉手搶零星幾單
林女士(化名) 陪診師培訓學員:
每天在群里發一個單,就這一個單他還傳到三四個群里,就等于說一個單有幾百人在搶,就很離譜,不管你怎么搶反正都搶不到的。
記者隨即聯系上該培訓學校
負責人卻表示
自己從未承諾過考出證后
一定有單可接
孫濤 上海明天培訓學校校長:
我只是提供一個培訓,我不包括就業的。現在(持證學員接單情況)是根據市場的單量,市場需求來,我一直跟所有的學員都說是個兼職工作。
記者在他們的多個官方賬號上,都看到有"持證學員可在浦老惠、安老護頤等平臺在線接單"的介紹。
記者隨即試了一下浦老惠平臺,僅能用于下單陪診師,卻沒有接單入口。
浦老惠工作人員:
我們的端口接不了陪診師訂單的,我們的訂單都是給安老護頤來派單的。
而"安老護頤"平臺
雖有陪診師接單端口
但也不是"搶單"模式
安老護頤小程序客服熱線工作人員:
是患者指定陪診師的模式,如果沒有選到你,是不會通知你的。
該平臺的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每月的陪診需求在兩三百單,平均每天不過十單,而平臺注冊陪診師有455人,訂單還會優先由一些養老機構的駐點陪診師消化,另外一些單則是復購的老用戶,會指定具體陪診師,這樣能留給自費培訓拿證的陪診師的單,自然寥寥無幾了。
張燕燕 安老護頤陪診事業部負責人:
比如說像這種我說的復購類的,(備注了)小高陪診,這兩單他都是下給(陪診師)小高的。
記者向參與聯合發證的
浦東相關部門進行了解
對方介紹,明天學校,確實是區里認可的試點培訓機構,已開辦了二十多期學員班,共計約1000人參與了培訓。目前,全市的陪診試點,還是以培訓養老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為主,基本不面向社會人員。而浦東新區是先于全市率先探索,接受社會人員報考陪診師,但目前看,實際的陪診單量還不足以滿足如此大批量完成考證的陪診師。
上海市浦東新區養老服務和產業促進會秘書長 劉月新:
浦東在試點的過程中對社會層面(報名學員)進行了延伸,對相關的企業(要求),要掌握好(培訓)頻次的意見。
業內專家表示,民間的陪診需求其實很可觀。但現在,各區甚至不同培訓機構的接單平臺并未打通,各平臺還要優先滿足養老機構駐點陪診師的接單,考證的頻次和體量又過高,導致了自費考證的陪診師們無單可接。
要解決這樣的供需不匹配,培訓考證應當提質減量,同時還需要官方盡快打通供求對接的大平臺,讓大家能更便捷的發單接單,還要提高市民群眾的知曉度,釋放潛在的陪診需求。
上海浦東新區安老宜居社區服務指導中心(浦老惠)負責人 徐鴻燕:
(浦老惠平臺目前)平均一個月大概也就(能接到)幾十單,因為老人不知道怎么進行陪診項目的對接,想更深入地宣傳到各個街鎮,讓更多的老人知道我們平臺。
王培華 市人大代表:
行業主管單位要牽頭搭建陪診服務的平臺,發布有資質,具備專業服務能力的養老陪診的服務組織信息,供市民選擇。
記者:張羽飛 蔣琨 盧敏
攝像:蔣琨 盧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