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陪診師成為了風頭正勁的新職業。社交媒體上,有陪診師培訓機構打出“接單自由、高薪就業”的宣傳,讓人心動不已。但卻有市民向我們反映,自己在支付了近1800元的培訓及考核費用拿到陪診師證后,卻一張單子都接不到,這是怎么回事呢?
有市民反映,他們通過一家上海明天培訓學校,付費參與了陪診師培訓,并通過考核拿到了陪診師證,但隨后卻發現,根本接不到陪診需求單。學員李女士無奈道:“這證書像張白紙,花1800元買了個寂寞。”學員王先生也很焦急:“兩個平臺,一個是根本注冊不了,一個就算注冊進去了,也沒有接到任何單子。”
幾位學員表示當時都是被考證后可以“接單自由,高薪就業”的宣傳吸引,才花了1780元報的名。上海明天培訓學校工作人員在廣告中明確承諾,持證學員可在浦老惠、安老護頤等平臺在線接單,覆蓋上海所有三甲醫院。學員林女士直言:“我就是想找一份有一定收入,也能兼顧家庭的工作。”
但誰也沒想到,拿到證后,僅有的接單方式居然變成了由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在學員群里發需求,百多個學員在群內舉手搶零星的幾單。“每天一個單子轉發三四個群,幾百人搶,根本是饑餓游戲!”有學員苦笑。
記者隨即聯系了該培訓學校。上海明天培訓學校校長孫濤矢口否認“包就業”:“我只提供培訓,接單要看市場需求。”
記者在這個培訓學校多個官方賬號上都看到有“持證學員可在浦老惠、安老護頤等平臺在線接單”的介紹。記者隨即試了一下浦老惠平臺,這個平臺僅可給用戶下單陪診師,卻沒有讓陪診師接單的入口。上海浦東新區安老宜居社區服務指導中心(浦老惠)負責人徐鴻燕介紹,目前陪診師不是在浦老惠平臺上去接單,浦老惠的訂單由“安老護頤”平臺統一派單。
而“安老護頤”平臺雖有陪診師接單端口,但也不是“搶單”模式,而是讓用戶選擇的模式。安老護頤小程序客服熱線工作人員解釋,由患者指定陪診師,如果沒有選到你,不會通知你的。
該平臺的一位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每月的陪診需求在兩三百單,平均每天不過十單,而平臺注冊陪診師有455人。一部分訂單會優先派給一些養老機構的駐點陪診師;另外一些單子則來自復購的老用戶,他們會通過備注指定具體的陪診師。這樣一來,能留給自費培訓拿證的陪診師的單子,自然就寥寥無幾了。
記者向參與聯合發證的浦東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對方介紹,明天學校確實是區里認可的試點培訓機構,已開辦了二十多期學員班,共計約1000人參與培訓。目前,全市的陪診試點還是以培訓養老服務機構的從業人員為主,基本不面向社會人員。而浦東新區是在全市率先探索,接受社會人員報考陪診師,但從目前情況看,實際的陪診單量還不足以滿足已完成考證的陪診師。
業內專家表示,民間的陪診需求其實很可觀。但現在,各區甚至不同培訓機構的接單平臺并未打通,各平臺還要優先安排給養老機構駐點陪診師,這就導致自費考證的陪診師面臨無單可接的尷尬。要解決這樣的供需不匹配問題,需政府盡快打通供求對接的大平臺,讓大家能更便捷的發單接單;同時也要加大宣傳,提高市民群眾的知曉度,來釋放潛在的陪診需求。
上海浦東新區安老宜居社區服務指導中心(浦老惠)負責人徐鴻燕指出,浦老惠平臺目前平均每月大概只能接到幾十單,主要原因是有需求的老人也不知道去哪里申請陪診服務。
為此,市人大代表王培華呼吁:“需由主管部門搭建統一平臺,發布經認證的服務組織信息,供市民選擇。”
看看新聞記者: 張羽飛
編輯: 朱玲敏,張予洋
責編: 顧怡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