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施用肥料的大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國順
農業生產正值“三夏”的關鍵時間節點,也是秋糧形成產量的重要時期。當前,對莊稼進行科學施肥增效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農業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措施。
近年來,甘肅省農業農村部門持續強化農企對接,探索建立公益性與市場化融合互補的“一主多元”科學施肥推廣服務體系,通過“四力助推、四模驅動”創新模式,促進配方肥落地應用,實現“測、配、產、供、施”各環節無縫對接,全力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方式現實應用,提升新型經營主體的科學施肥水平。
甘肅省按照“省級抓管理,市州抓督導,縣區抓落實”的總體要求,印發《關于做好科學施肥農企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構建起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在此機制下,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為肥料生產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搭建生產、施肥、服務平臺,推進施肥結構及方式的優化,增強企業發展動能,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目前,全省已搭建200多家合作平臺,覆蓋對接面積超500萬畝。
此外,甘肅省農業農村部門積極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土壤學會、肥料協會等,集聚專家學者與企業家力量,形成強強聯合、成果共享的協作模式,加速了技術成果轉化與推廣,并依托近年來土壤、植株檢測和肥效田間試驗數據,土肥技術人員與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共同優化肥料配方、制定施肥方案,全程提供技術指導,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方式落地進田。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全省各地探索出多樣化服務模式,讓科學施肥更精準、更高效。其中,配方定制配送模式通過新型經營主體、土肥技術推廣部門與企業聯合定制作物施肥方案,由企業“量體裁衣”生產肥料并按需配送施用,實現配方肥精準進田。
以張掖市托管企業為例,他們鼓勵引導肥料生產企業直接為新型經營主體、種植大戶供應配方肥,開展“點對點”“面對面”統測、統配、統供、統施“四統一”技術服務,制訂托管方案,精準開展托管服務,構建“一主多元”科學施肥推廣體系。實現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解決了農戶種植科技和勞動力不足的難題,最終達到增產增收、節本增效、耕地提升、客戶滿意等“四效”目標,實現了協同創新社會化、技術集成專業化、服務過程標準化、轉化落地集約化、發展模式綠色化。
同時,甘肅省開創“互聯網+”服務模式,由地方政府、企業等聯合開發科學施肥相關互聯網系統,及時發布科學施肥技術、施肥指導意見等信息,方便農戶依托互聯網系統在線上定制配方肥,再由肥料生產或經營企業線下配送配方肥到田地,打通了配方肥從生產到農戶的“最后一公里”。
甘肅省還積極探索科學施肥政企聯動推廣模式,依托科學施肥增效項目和省內龍頭企業,聯合開展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等新型產品的“三新”集成示范,經田間試驗數據測算,新型肥料產品的應用不僅能提高作物產量,還能提高氮肥利用率,與常規施肥相比,增產達10%—20%,氮肥利用率提高5至10個百分點。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國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