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眾號 陳魯豫的電影沙發(lyyy_scndgs)
文|初小軌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句有關“妃子笑”的傳奇詩句,看似說的是一段浪漫過頭的愛情故事,其實早已把一個王朝的衰敗,輕描淡寫地轉嫁給了一個女人。
貴妃又如何?
積重難返的民怨矛頭,需要被轉移。
愚民,就成了帝王權貴自我開脫的最佳捷徑。
縱使華服加身,縱使榮寵一身,但她本質上不過是帝王的依附。
迷惑君王,索求無度,惹君王荒淫,引朝堂傾軋,才最終導致了盛唐的覆滅。
這套紅顏禍水的邏輯,在帝王權力的叢林中最容易成立。
官方引導,民間傳說,人云亦云,流言就成了鐵案。
無人敢疑,這是否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千古史冊中的精巧嫁禍。
而電影《長安的荔枝》,卻偏要去疑,去問。
底層情義看似是螻蟻抱團,但它的微光卻能照見朝堂之上的晦暗底色。
小人物的命運不值一提,但他卻躬身入局讓眾生看懂了這千古謊言的全部編織過程。
??友情提示,本文含劇透
01
底層情義:
絕境中的生之勇氣
李善德(大鵬 飾)慘嗎?
當然。
年少時,他意氣風發,心懷熱血,闊步走在長安街頭,眼神中透著清澈,以為眼前的天下,是可以靠努力、理想與能力抵達的天下。
可人到中年,才發現自己早就活成了一個不招人待見的職場愣頭青。
加班沒有加班費,幫人干活不撈好,帳算得太明白領導又嫌他沒給同事留油水空間。
一把年紀,好不容易咬著牙貸款買了房。
可他卻一夜間成了背鍋俠。
長安到嶺南,五千里地,貴妃想吃荔枝鮮。
可荔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
人人都知道,荔枝使落在誰頭上,那么誰就是這道敕令的替死鬼。
背鍋背到把小命都要搭進去了,看上去,李善德似乎真是慘到家了。
可偏偏,李善德身邊,卻籠罩著一層底層情義的微光。
妻子玉婷(楊冪 飾)鏡頭不算多,看似是愛扇老公的悍婦,實則卻是與李善德心意相同的精神支柱。
李善德要去,她不相攔,是因為她懂他內心的復雜。
她要他從嶺南給她帶木棉花,不是真的非要不可,而是她知道,多一份承諾與念想,就能讓他在危難之中多一份活下去的勇氣。
回城復命,他連夜路過家人卻不能停,她只是朝他點頭。
他被流放嶺南,她便帶著孩子同去嶺南,非但不怨,更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長安”。
于亂世中,得妻如此,才能毫無顧忌地放手一搏。
友情層面,李善德更是撞了大運了。
杜少陵(張若昀 飾)是與李善德同病相憐的存在。
朋友崩潰時他爬上屋頂安慰鼓勵,朋友妻女受到威脅時他毅然看護,朋友入獄時他果斷開解。
他不富不貴,沒有驚天壯舉,卻總能在朋友的至暗時刻傾心相助。
這正是人人可遇不可求的純粹友情。
在嶺南,被人扔出大門的那一刻,遇上了富商家的傻白甜二公子蘇諒(白客 飾),從“天使投資”雙層甕,到傾家蕩產的全力支持。
明明該是個無利不起早的逐利商人,卻偏偏又是個不記仇的赤誠傻小子。
荔枝園的主人阿僮(莊達菲 飾),看似張牙舞爪,其實是個真性情。
從不厭其煩地為其提供試驗荔枝,到祖傳荔枝保鮮大法傾囊相授。
從祖上老樹大面積被砍,到李善德全家流放嶺南時不計前嫌地收留。
林邑奴(劉俊謙 飾)也是一個令人動容的存在。
不過是一碗酒的坦誠,卻被他看成了終生追隨的約定。
去長安,伴李善德左右,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人生。
只是朝堂之爭殺人如麻,他只能舍身相護,以命為契,帶著長安夢長眠于谷底。
正是這微不足道的情義托舉,才讓絕境中的李善德生出拼一線生機的勇氣。
底層的情義也許終被權力碾碎,但那些微小的光亮卻可以成為驛道上滿天飛舞的木棉花。
02
紅顏之罪:
權力游戲中的替罪羊
從一開始,敕令下達的期限,就是以貴妃生辰日為劃分的。
六月一日,貴妃生辰,想吃一口嶺南的荔枝鮮。
這個由頭,看似正是荔枝轉運、勞民傷財、人物命運向死而生的罪魁禍首。
可影片中,埋了很多看似是閑筆的扣子。
楊國忠隨口一說,不知道誰說了一句,蜀地的荔枝,遠不如嶺南的荔枝好吃,所以小人物的命運才卷入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那盤精心擺放在冰塊之上的荔枝,端到了貴妃面前,貴妃的手只是輕輕碰觸了一下,卻又收了回去。
一個疑問,才緩緩浮出水面。
所以,是貴妃本人非要吃這嶺南的荔枝不可嗎?
不一定。
但確定的是,代表外戚勢力的右相楊國忠(劉德華 飾)與代表宦官勢力的魚朝恩(常遠 飾)都需要她想吃。
只有貴妃“想吃”,兩派才能爭相獻媚,權臣才能圍繞荔枝轉運的掌控權趁機展開權勢爭奪的游戲。
無論誰接下任務,都可以高舉“為圣人分憂、為貴妃效力”的功勞簿,借此掌控資源、安插親信、中飽私囊。
倒霉的,不過是底層的替死鬼罷了。
也只有貴妃的“想吃”,一旦事敗,或民怨沸騰,才有可以順道獻祭的替罪羔羊。
貴妃的口腹之欲,其實是權臣游戲運作中一個精心設計的開關。
荔枝轉運,耗資巨萬,驛卒殞命,后患無窮,這是招致民怨的引頭。
那些人精兒似的權臣當然早就深諳其中的風險。
但他們,早早想到了后手——把矛頭指向深宮婦人,總比指向皇權與群臣來得安全。
從一開始,貴妃就被選中成為了權力中心的最佳道具。
電影自始至終,都沒有給貴妃露過一次正臉。
這是一種物化貴妃的隱喻諷刺。
她對整件事情的參與,不過是那只輕輕碰觸,又慵懶收回的玉手。
恃寵而驕,窮奢極欲,無視百姓苦,她當然不無辜。
可在君臣權力之爭的角斗場中,一個女性無論地位有多高,本質上,都處于失語狀態。
她的個人意志,她的真實情感,只能統統被淹沒在權力博弈的浪潮中。
李善德一開始,也曾困在表象之中。
可當楊國忠說自己嘗了一顆,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味道不過如此的那一刻,他在路上遭遇的種種血淚故事連成了片。
他嘶吼,不知死活地質問,滿頭是血地質問。
質問荔枝轉運的真相與代價。
他要撕開的,不光是權臣的虛偽,朝堂的腐爛,更是那個編織的如此華麗而荒誕的禍首謊言。
貴妃的悲劇,從來不是個體的悲劇,而是無數在歷史縫隙中被“禍水化”女性的群體縮影。
一顆荔枝,是引子,也是關注女性困境的放大鏡。
03
人生觀鏡子:
在浮華塵世中擁抱具體的生活
當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落到我們頭上時,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善德給出的答案是,“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明知大概率徒勞無果,但還是要勞。
明知前方無路,卻硬是要踏出一條路。
這是荔枝使的拼死一搏,也是一個人在陷入絕望時流露出來的人生觀。
三大難題,任何一樣拎出來,以大唐當時的條件與認知來說,都是天方夜譚。
難題一,保鮮技術的死局。
鹽水泡,雙層甕,枝果同運,先探索保鮮法的實際效果。
路線試驗的反復測試,要確定冰塊的使用時機,要明確人與馬的更換頻次。
難題二,跨地域的權利壁壘。
整個官場體系,都在荔枝使的任務上保有兩面態度。
希望李善德成功,那么提供便利,就能加入功勞簿名單。
不希望李善德成功,因為他一旦做成,就會諷刺其他同僚的無能與不作為。
于是,明目張膽地讓他滾蛋,踢皮球,用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扔進監獄,在最后一小時的回城路上搞暗殺搞破壞。
難題來自自然條件的局限,更來自人心變幻與陰暗。
很快,李善德就發現了,純粹的理想主義,在復雜的權力和人性的博弈中寸步難行。
在魚朝恩面前伏低做小,在楊國忠面前接下令牌。
于是一個死板的老實人,學會了一點兒變通。
難題三,成事與良心的平衡困境。
一棵荔枝要在腐爛前抵達長安,有明面兒上的成本,也有隱形的成本。
冰塊與甕罐要有具體的人去搬運。
驛站晝夜換馬,要有具體的勞力被征用。
每戶十貫的成本均攤,要落在每一家的飯桌上。
在單純的問題面前,我們當然可以憑借自身智慧與毅力,去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可在良知、底線、權貴壓力、自身出路、種種誘惑與選擇面前呢?
明知勞民傷財,明知民不聊生,明知這樣做會傷了朋友們的心,明知即便任務達成,也不過是朝堂宴席上的一道小菜,那你還要如此嗎?
開壇酒的篝火夜,前路未知,生死未卜,但那是李善德在全片中最放松的時刻。
既然人生如此,我便盡人事聽天命,路遇知己,放下重擔,大碗喝酒,放肆大笑。
長路盡頭,一切了然,權貴相爭,人命卑賤如草,在我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時候,我偏要正面痛擊,揭露真相。
在潰爛的系統中,個體的努力,歸根結底,都不過是系統的燃料罷了。
在李善德蓬頭垢面策馬狂奔的最后時刻,早已卸下了英雄主義榮光。
他身上僅剩的,只有蚍蜉撼樹的悲壯。
KPI、房貸、同事甩鍋、小領導畫餅、流程踢皮球、上級爭權奪利……這些都是新時代職場李善德們共同的牛馬處境。
李善德的人生觀,跨越時空,與當代打工人完成了精神共振。
“和光同塵,好處均沾,花花轎子眾人抬”的官場哲學我會,但我還是更愿意在嶺南種荔枝。
長安城的浮華新宅確實是我的心頭好,但萬事不及妻女安好,朋友無恙。
沒有最好的時代,也沒有最差的時代。
只要在千頭萬緒中冷靜解決問題,只要在權勢誘惑中不忘做人的底線,只要在虛幻的浮華中擁抱真實具體的生活。
這,就是我的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